•     点击排行
  •   
  • 管理好民众期望,和谐社会相对容易建立
  • 时间: 2005-05-25 08:38:2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构筑和谐社会已然成为当前中国政府高层的奋斗目标,从现实国情及官员的在多个场合的表态看,这一目标的实现确实面临诸多困境。24日,在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会上,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三位中国经济学家就“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举行了圆桌会议,其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具创新的思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提到,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赶超阶段,并且有可能因此而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事实上“作为世界上人口13亿的大国,人均GDP水平在1000美元左右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还是非常落后的大国在不断往前赶超,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虽然过去有很多成功赶超的案例,像美国,从1900年开始到1930年基本上完成赶超英国的阶段;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也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变迁,经济飞速发展。但对于中国来讲,这种借鉴意义是有限的,因为他们的经济规模相对于世界经济规模而言,都没有像中国这么大。”分析人士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赶超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为概念,似乎还没有脱离五、六十年代的“赶英超美”思想。对中国来讲,未来经济是否能保持目前的高速度可持续增长,是值得考问的。不论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神话能否持续,还是中国崛起的概念不应再提,都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点,中国目前应当培育起足够的危机意识,而不应沉溺在刻意的希望中。某种意义上,政府应该管理好、甚至适度降低民众对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福利增加的期望,这样的心态下,和谐社会的建立会相对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