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吸引外资要有长远目光
- 时间: 2005-07-13 09:35: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
- 据商务部称,今年1-5月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有所下降。尽管有关方面负责人认为这一下降是暂时性的,不足为虑。但该人士又称,继续给予外商投资以优惠的政策不变,表明有关方面对吸引外资仍表现出较强的关注度。
自从上世纪80年初期确立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吸引外资,利用外资,已经成为支撑20多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短短20多年间,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逾50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2004年,我国当年吸引外资660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利用外资国。应该看到,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样的成就足以让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让发达国家羡佩不已。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外资不可能源源不绝地为我所用。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由于我国国民收入的逐步提高,靠廉价劳动力取得的成果优势递减,一些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出现了向其他国家转移的迹象。此外,由于中国在某些产业和行业中形成的加工制造能力过于强大,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增长,外国投资者出于种种考虑,也不能不放缓,或是减少在这些产业和行业的投资。
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在短时间内出现外资减少的波动情况,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假如外资减少成为趋势,就不能不对此保持高度警惕。表面看来,外商来不来投资是人家的自由,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而从实质上分析,既然我们将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战略,对吸引外资就要有长远的战略设想和阶段性的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安排和应对措施,需要把主动权夺过来。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中国目前利用的外资是足够了,或者还远远不够?有分析认为,尽管我国累计利用外资多达5000多亿美元,但外商投资的存量只有2600亿美元,人均不过200多美元。与发达国家人均利用外资额5330美元的水平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对此,决策部门应有基本的判断。
其次,同样有人分析认为,我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企业所占比重偏高,而我国外贸依存度也偏高。这两个“偏高”加在一起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决策部门应有明确的认识。
第三,近年来的外商投资主要投入了哪些行业和产业,又是从哪些行业和产业转移出去了?这些投入或转移对我们的行业和产业有何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决策部门也应有清晰的分析。
最后,在判断、认识、分析的基础上,有关决策部门应该制定并提出新的引进外资的策略,并用来指导工作。经过20多年引进外资的实践,我们需要总结,需要反思,需要重新调整思路。否则,我们很容易为暂时的现象所迷惑,很容易满足于“优惠政策”的简单效用,从而失去新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