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追求橡胶农业效益最大化
  • 时间: 2005-09-13 09:15:57    作者: 李建能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同在一个贫困落后地区,同处一个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农垦保亭片的金江农场在割株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干胶产量却持续攀升,成为这一片区乃至农垦南部地区的领跑者――2003年割株比上年减少2万株,完成干胶2375吨,基本与上年持平;2004年割株比上年减少5万株,完成干胶2378吨,超过上年产量;2005年仅存割株56.7万株,在区域严重干旱和不正常降雨的特殊条件下,至8月20日止已完成干胶1010吨,与去年同期对比仍见略有增产。   该场干胶生产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用场长母连云的话来说,是他们在追求橡胶农业效益最大化上下功夫的结果。    ――队伍管理求“稳”。抓好干胶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农场党委的共识。农场把开展爱国、爱场、爱岗教育和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干胶生产各个环节,激发职工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安心岗位工作,为农场多做贡献。农场把胶工的劳务报酬放在优先位置,按当月每吨干胶平均销价的23.5%和24.5%兑现给胶工,今年胶工月均收入达到900元以上,胶工报酬单价为南部地区最高水平。农场还为每一名胶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采取场里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职工危房问题和开展扶贫解困工作,队干部每天起早床轮流值班,防偷防盗,每天送茶水到胶站,切实安排好胶工早餐,使胶工安心割好胶,也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橡胶防病求“早”。给橡胶创造一个良好的物候条件,防病是关键。农场做到培训、经费、测报和防治四落实,每年开割前都举办橡胶防病和植保员培训班,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因而近几年该场没有出现病害成灾的记录。今年农场的橡胶防病更为主动,去冬今春就筹措资金,购买硫磺粉120吨,喷粉机40台,各队都建立了观测点,生产部门定期督查,做到及时测报和有效防治,使全场橡胶防病效率达92%。由于白粉病预防抓早抓实,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开割比上年提前了19天。    ――胶园抚管求“实”。提高地力是多产胶的重要前提。农场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计划任务与义务劳动相结合的办法,抓积施肥管理。贷款给职工养猪、牛、羊,以肥还贷;组织干部每人义务献肥一吨以上;每个队成立施肥班组,统一作业,保质保量做好积施肥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每月还组织对胶工挖沟施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把好施肥数量和质量关。今年开割以来,共施鱼肥590吨,优质有机肥1.05万吨,平均每株开割树施有机肥17.5公斤,盖草20公斤;施橡胶专用肥876吨,确保每株开割树施氮、磷、钾总含量30%以上的化肥不少于2公斤。肥料投入达到当年直接成本的25%,或当年干胶销售价格的15%。    ――割胶技术求“精”。割好胶必须练好刀。开割前,农场开设“教导班”,集中全场的割胶辅导员、胶工技术尖子进行学习与培训,带动全场割胶技术的全面提高;开设“全员辅导班”,开展队长、辅导员、胶工割胶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设“补课班”,对割树技术三级和等外的胶工进行强化训练,除练树桩外,还在树位上找死皮树练习割胶,队干部、辅导员跟踪指导,限期提高落后胶工的割胶技术水平;农场提出今年内消灭等外胶工,凡下半年不能消灭等外胶工的单位,辅导员将受免职、队主管领导受“黄牌”警告和通报全场,并追究作业区领导干部的责任;杜绝不合格胶刀上树位,割胶逐步推行胶刀“双统一”管理(由辅导员统一保管,统一发放,晚上收胶刀,早上发胶刀),胶工坚持备用3把胶刀,双刀上岗,定点换刀割胶,促进产胶动态平衡。今年以来,全场胶工上岗人数581人,胶工割胶技术一、二级率达96%。    ――割胶挖潜求“效”。挖潜是增收的重要途径。农场要求胶工每人每天多产3公斤胶水,回收1公斤杂胶。抓好“五树”挖潜,做到能割的一株不漏,不能割的一株不割。做到不漏刀,不漏割,细心割,耐心等;保证有效刀,看好天气割好胶,防止雨冲胶,每天回收胶线、胶块和长流胶,并及时兑现杂胶款;根据不同的品系,不同的割胶年限,采用不同浓度,按照总局农林处的配方进行配药涂药,且保证用药效果,为胶树多产胶提供了科学保证。    ――护林保胶求“治”。一抓场镇联防。农场领导班子与县委县政府及毗邻两镇领导先后三次在农场召开一场两镇护林保胶工作联防会议和座谈会,签订了((场镇护林保胶联防公约》。先后取缔了16个非法橡胶加工点和收购站(点),严厉打击了偷胶卖胶活动。同时,农场为各区、队提供护林保胶经费,各区队也先后与周边农村召开护林保胶联防会共36场次,签订了场、乡《护林保胶责任书》。二抓宣传造势。开割之后,该场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车、张贴标语、拉横额等形式大力宣传省政府175号令,省、县严打整治方案和农场《护林保胶规定16条》,使护林保胶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场、镇密切配合,县护胶办和乡镇支持,利用下农村巡回放电影向村民宣传护林保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提高村民对护林保胶的认识。三抓内防外治。场、区、队签订了护林保胶责任书,职工向农场和所在单位都写了护林保胶《保证书》,治安联防队员与场派出所签订《管理工作责任书》,农场健全了《护林管理规定16条》。上述工作的深入到位,促使不法分子不敢偷、不想偷、不能偷,农场与去年对比偷胶、毁林现象减少80%以上,与前几年对比打胶杯、偷收、偷割、偷卖、偷砍现象大幅度下降。护林保胶工作由乱到治,群众公认是近10多年来最好的一年。    ――生产考核求“严”。生产现场就是战场。近几年来,该场通过建立干胶生产问责制,制定一个铁的纪律:领导干部用职务保干胶,用干胶保职务,用干胶保收入,实行干胶生产“一票否决制”。农场规定,凡干胶任务当月不完成考核指标的,扣除区、队管理人员和机关联系点干部效益工资,年终结算时能完成全年考核指标的则给予补发,不完成的不再补发;连续2个月不完成任务的给予黄牌警告、严重的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连续3个月不完成或累计4个月不完成干胶考核指标的,而且具有主观不努力,管理不到位,出现失职、失误等行为的,区、队干部就地免职,机关干部书面检讨,取消当年评比先进资格;对抓干胶生产不力或质量管理不善的单位要予以通报,亮黄牌,要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坚持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上树位实地调查割胶生产情况,对乱涂药、加线、乱转割面、乱加刀和对有破坏性割胶的行为,要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必须开除出胶工队伍。    ――劳动竞赛求“真”。该场通过全程开展“赛技术、赛完成产量、赛管理、赛施肥、赛干含、赛杂胶回收、赛献肥、赛合法收入、赛亩产、赛株产递增”十个方面的竞赛活动,将干部管理人员浮动工资的40%,效益工资的10%用于竞赛,如不完成任务的则按比例扣除,当月兑现奖罚;各级干部围绕生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采取场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区队干部包具体岗位的办法,做好每天的干胶生产动态分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干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机关干部“上午一齐抓干胶,下午分工抓行业”,并坚持起早床督查服务基层工作,机关派出7个驻队工作组,长期轮流在问题较多的生产队抓干胶,实行抓一带一促一的有效办法(即抓一个典型生产队,带动周边一个村队,促成一个先进队)。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干胶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