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短期没必要摆脱“外向型”依赖
  • 时间: 2005-09-27 09:57:1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对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提出质疑,而西方国家也在借机控制中国市场,甚至以所谓的“防止拉美化”倾向告诫国人:千万不要成为跨国资本的廉价“奴隶”,成为全球化分工中的廉价填充物。而日前,GEDA首席经济学家江濡山指出,事实上,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由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分工必然要素决定的。他说,当前的现实是,中国目前几乎每个领域里的顶尖技术的主动权都掌控在西方财团手里,面对未来日益开放的全球化市场,这一现状短期很难改变。而坦率地说,没有外资,中国不可能在短短一、二十年迅速强壮起来:没有外资,中国的产业化道路至少还需数十年的艰难探索。现在高层一些决策机构、央行及一些民族意识很强的专家开始与外资斗法,认为外资特别是“热钱”在中国市场肆意“捣乱”。其实,只要自身经济循环体系健康,热钱流入再多,也于事无补。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中国面对外资需要多大的胸怀!有人说,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在他们把大量利润汇到国外的同时,先进的核心技术并没有留下。其实,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当惊叹中国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依赖的时候,是否这样思考过:国际市场、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对中国产生了莫大的依赖――这种依赖不正是中国积累财富的基础吗?因此,外向型依赖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依赖。而“出口导向”的帽子也不是中国政府自制的,是全球市场分工赋予的,短期内不可能摘掉。明智的举措是在出口导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成”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并加速产业升级。让国际资本,让来自方方面面的热钱对中国市场形成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