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典型引路 以榜样带动
- 时间: 2006-01-13 08:44:2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李桂金 通讯员 刘兴旺)2005年12月30日,南田农场召开由队、分场及机关三级干部参加的种养管生产观摩现场会。这次活动旨在落实红华现场会会议精神,发挥典型榜样牵引作用,进一步加强南田带头创业致富,带领职工致富“双带”工程建设,促进“大搞设施农业,促进土地增值,抓好基地辐射,带动全场自营”目标的实现。
现场会首先观摩了由南田北山洋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经营的北山洋高效农业基地。参观了绿意盎然的香蕉、西瓜、高粱等高效农业种植以及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泰国笋壳鱼的人工繁育、养殖与推广。参观过程中,北山洋分场领导介绍了基地经营情况,三亚断山渔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了泰国笋壳鱼养殖方法、经济效益与投资前景。据介绍,该基地的土地已有10家公司(个人)共2000亩。已成功利用1790亩。其中鱼苗养殖70亩(水面),香蕉1200亩,西瓜130亩,高粱70亩,木瓜、彩棉、哈密瓜、向日葵170亩以及其他经营项目150亩。不但向农场上缴105万元,还提供了450 个就业岗位,周边村民和农场职工直接得利达30多万元。在由桂山、良域、坡新、老粟四个队组成的、小小的桂山洋分场,同样一片春意盎然。全分场职工共冬种瓜菜210亩。已有20多户共116亩产生效益,收入达33万元。桂山队职工陈义飞种植的毛节瓜、茄子收入3.7万元。蒲大章种植的毛节瓜、尖椒收入3.1万元。还有10多户人家收入都在1至2万元之间。
在海燕分场海燕队,与会者参观了职工符秋荣夫妇在芒果园里套养土鸡发展的养殖情况。据主人符秋荣介绍,他们夫妇俩都是胶工,一家四口主要靠割胶收入维持正常生活。“达维”风灾后,他们积极响应农场“抗灾自救,恢复生产,修复家园,共渡难关”的号召,于10月28日一次性投入了1800多元购进了1850只鸡苗,精心护理,科学喂养,定期消毒和注射疫苗,成活率达98%。如今,每只鸡重近一斤左右。预计1个月后,将有500多只可以上市,收入可达7000―8000多元。现年68岁的黎族干部、原海燕分场副场长李发飞,自1996年由观望等待到迎头赶上以来,便始终不渝的发展种养业。他在自家承包的23.7亩共800株芒果园里做起了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文章。现已退休的他依然乐此不疲。去年芒果收入达12万元;出售肉羊75只,收入1.1万多元;出栏猪20头,收入8000元;三鸟出笼200只,收入4000元;煮酒收入2000元,总收入14.5万元。
现场会还介绍了海燕分场公田队橡胶冬春管理工作组织职工义务献一点,胶工自行出资买一点,干部、骨干出资助一点的“三个一点”做法,并参观了胶工卢美娇的橡胶冬春管理示范胶园。据现场会负责人介绍,该队橡胶冬春管理行动快,质量高,每个肥穴都严格按照总局橡胶冬春管理的标准进行,施足20公斤的有机肥,并压上青草,盖上泥土。该队不但胶工动起来,甚至退休工人也动了起来。
场长彭隆荣说,在南田的改革历程中,榜样典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就必须发挥其牵引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