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货币紧缩还是宽松让美联储左右为难
  • 时间: 2006-01-13 09:51:1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美国经济去年成功地顶住了国际油价高企带来的冲击,金融媒体和美联储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美联储向来以个人消费支出核心平减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和其他通胀资料一样,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等因素的个人消费支出核心平减指数在2005年表现相对稳定。然而,从宏观来看情况不太乐观。去年的消费物价总指数从2004年的2.7%升至4.3%,而该指数自1991年以来从未突破4%;去年,自1980年以来常维持在6%以下的成品生产物价指数也从2004年的4.4%上升至6.2%。去年12月,美联储将隔夜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4.25%,这是该机构自同年6月开始其紧缩战略以来第13次升息。鉴于2005年的通胀指数表现稳定,美联储官员表示或将放缓甚至停止连续升息的步伐。本月可能将迎来又一次0.25%的升息调整。1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将届满退休,而总统布什钦点的本.贝克南将接任。毫无悬念的是,候任美联储主席的贝克南会对总统布什“投桃报李”:美联储必将在上半年暂缓银根紧缩政策,确保经济稳健增长,以帮助布什的共和党拉票。一旦上半年经济实现增长,美国对石油的需就会膨胀。由于供不应求,国际原油价格将在上半年突破100美元/桶的大关。而原油价格上涨,将推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非核心通胀率。若当通胀率上升时,贝克南非但不紧缩银根,反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会引发外国投资者对美联储信用的质疑,从而带来很大风险。美联储若能提高短期利率,把下半年的经济增幅控制在2%以下,才能使原油需求出现萎缩。不幸的是,对美国经济来讲,国际油价下跌所带来的冲击比价格上涨更大。一旦原油价格下跌,流向石油出口国的美元将急剧减少,投资美国债券的资金链也就出现断裂。更重要的是,石油进口国需要支付的美元减少,美国的长期利率将面临上升压力,而美元则不得不应对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