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舆论将2006年定位为“转轨年”
- 时间: 2006-01-09 10:17:2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新年伊始,国内各大媒体从不同的角度透露了今年中共高层的改革思路: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华网称,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财税体制改革要把更多税收用于公共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决策信息》周刊也指出,中南海今年将总动员,“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改革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的体制。因此,官方舆论称今年为“转轨年”。但是,“转轨年”会否跟去年的“改革年”一样,遭到重挫呢?北京最高层将去年定为“改革年”,在三农、经济体制等方面,推行多项改革,但不是效果不彰,就是无疾而终。这实际是体制局限所致。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阶层,特别是各级官僚,令他们利益受损;除非那些改革措施能令官僚和既得利益集团获利,否则他们的坚决抵抗,必然令各种改革措施无法落实,更何况既得利益集团势力愈来愈大,反对改革的力量一年比一年大。同理,在政治体制不变之下,今年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轨为节约能源、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将同样困难重重;而且,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中共执政的权力来源之一,一旦放弃这种增长模式而又无法实现高速、平衡的增长,势将危及其管治基础。此外,在转轨进入“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风险很大,即使转轨成功,各级官僚得到好处跟现在没有什么分别。因此,即使中南海空群而出推动“转轨”,也只能迫使利益集团做做秀、摆摆姿态,要他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无异于缘木求鱼。在这种情况下,有专家建议借用社会舆论向利益集团施压,由社会舆论强迫他们“转轨”。让社会公众更多的参与科学发展观这个“转轨”的讨论,让公众明白转轨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也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向抵制改革的官僚集团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