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劳动力成本加速轮胎生产转移
  • 时间: 2006-10-11 09:21:1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橡塑新闻    点击:
  • 据一家研究轮胎及橡胶工业发展趋势的市场研究公司说,推动轮胎生产由发达国家向世界新型市场迁移的真正动力是劳动力成本,而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年世界轮胎市场轮胎制造的迁移已成为一种趋势。位于休斯顿的化学市场协会C4油及弹性体分会主任Bill Hyde先生说,尽管轮胎生产已迁移,但轮胎的主要需求还是在发达国家。 Bill Hyde先生是在9月12-14于阿克隆举行的ITEC展关于轮胎生产与需求的会议论文报告中说这番话的。 Hyde先生说,全球轮胎贸易已成为轮胎市场的重要要素。他以2000年至2005年的数据作为例子说,北美轮胎进口增长92%,而同期西欧轮胎的进口也增长50%以上。 北美轮胎的产量 已由1997年占全球的 25% 下降至2005年的21%,同期西欧由18% 下降至16%。 这没有什么惊奇的,Hyde先生说 ,从 1997年至2005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得到快速增长,其占全球的份额由10%上升到17%。 Hyde先生继续说今年一季度从中国进口轮胎已增长近150%,从中欧进口轮胎已翻番。 与此同时,2000至2005年从日本、南韩、台湾等亚洲国家及地区以及南亚地区进口的轮胎也持续增长。 Hyde先生认为,促使轮胎生产迁移的主要推动力是劳动力成本。美国平均工资比这些轮胎生产增长国或地区的工资要高许多。他举一个例子说,美国的平均工资是波兰工资的五倍,是中国工资的十七倍之多。 Hyde先生说,在过去的几年原材料的价格已上涨,乘用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胶在过去四年内已翻番。但是仔细研究世界三大轮胎生产地区北美、西欧及东北亚不难发现这些地区的差别并不大,每条轮胎的差异顶多也就是20% 。 一份研究橡胶期货成本(主要为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分析报告表明,从1997至 2002年美国轮胎制造商在橡胶成本方面相对不利。但是由于CMAI项目,从2003年至明年美国实际上在橡胶成本方面有微弱的优势。 美国轮胎制造商相对西欧的轮胎成本不利因素将在2008年反转,一直持续到2010年。Hyde先生预测,不远的将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北亚地区的轮胎制造商的成本将相对其它竞争者而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