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农业向台湾学什么?
  • 时间: 2006-10-16 03:17:1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点击:
  • ――资深台农的秘诀  台湾一个茶农只种两千棵茶叶,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住别墅式洋楼,拥有两辆轿车;一个云南边远山区的茶农种了20亩茶叶,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台湾农业基本上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以种植业为例,在人均耕地资源非常少(人均仅0.3亩)的条件下,获得了高效的收益。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有台湾商人到海南投资农业,其中一些人通晓台湾农业发展规律,又在海南农业中获得了成功。条件更好的海南农业应该向台湾农业学什么,怎样学,他们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唐成光:让农户跟我一样做股东  传经人物:  唐成光,台北市人,1990年到海南投资创业,曾在海口的繁华地段望海楼商城旁开了当时海口知名度非常高的“古今食府”餐馆。1998年在定安县龙洲镇租地2100亩,创立海南龙洲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种植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印度枣、杨桃等台湾水果,2002年起专门种植改良品种台农17号菠萝。  秘诀:  台农17号菠萝供不应求,但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在海南投资种植业多年,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唐成光。他现在的设想是,让农户通过某种方式在自己的公司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以股权为纽带,带动更多的农户和自己一道种植更多的优质菠萝,占领更大的市场。  刚到定安时,海南耕地之宽广,让唐成光惊讶。在台湾,面积超过150亩的农场凤毛麟角,占地超过1000亩的农场是不可想象的。1998年他在定安县龙洲镇,顺利办起了2100亩的大农场。  龙洲公司请当地农民当工人种植圣女果,亩产仅仅只有3000斤左右,第二年,农民把这些优良品种拿回去种植后,结果却亩产轻松超过10000斤。农民在为自己做事时,才会全力以赴。同时,一家一户的农民种植的品质差别很大,无法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这让他的生产规模迟迟无法扩大。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种植业,农民只处于生产环节,而且只拥有生产环节的部分主导权,因为农民只有有限的承包土地和劳动力。要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批量生产,就必须补上研发和销售这堂课,提供优良的品种,帮助农民解决卖产品难的难题,同时在生产上要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  唐成光说,台湾农业在这方面有现成的经验。台湾有专门机构负责品种开发,不断更新,这些新品种往往很受市场欢迎。海南也有传统的热带水果杨桃,但是台湾商人引进台湾杨桃后,本地杨桃几乎都被取代。有农民大学等机构对农民进行培训,农业产销班则帮助农产品走向市场。为解决农户生产分散的问题,台湾出现了农业合作社,由农民根据平等互助的原则,以企业的方式合作经营。  “台农17号菠萝”是台湾最主要的外销菠萝品种,目前在国内一些城市零售价高达15元/斤,而龙洲公司批发给经销商的价格只有2元,因此经销商积极性很高,近年产品供不应求。唐成光希望带动当地农户按照公司的标准种植“台农17号菠萝”,扩大规模。借鉴台湾的做法,唐成光希望与当地农户合作,让农户加入公司成为股东,激发农户的积极性。但这种合作需要一道“防火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裁判”,才能有效实施。 罗昭政:到大中城市去直面营销  传经人物:  罗昭政,1993年到海南从事房地产开发,1995年成立海南宝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土地1200多亩,在昌江县建立“优质高效生态热带果树种苗培植供应中心”;在临高县建立“优质高效生态热带水果生产教学培训示范基地”。引进和开发台湾、东南亚等地的热带水果珍珠番石榴、火龙果、芒果等各种名样的热带水果10大类30多个品种。“富友”牌系列水果成为海南省名牌产品。  秘诀:  现代农业生产必须紧跟市场的步伐,要在全国打响“海南水果”的品牌,罗昭政认为,仅仅靠参加几次展销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到全国大中城市的终端市场,坚持不懈、年复一年地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推销。  台湾的农产品之所以能打进全世界市场,不仅在于其品质上乘,还在于采取了现代营销方法。台湾有农会、农业产销班等组织帮助把农业产品推销出去。产销班把土地相连或临近的农民、生产同类农副产品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产销联合体,创立共同的品牌,确定价格,制定共同的营销计划,集中运销,统一供货。近年来,台湾还加强同类农产品的横向整合,要求把蔬菜、果品、毛猪等产业的产销班整合起来。  深谙台湾农产品营销之道的罗昭政,在海南投资种植业后,营销就先行一步。创业伊始就给企业生产的水果注册了商标,希望创立自己的农业品牌。这种做法在当时还是新鲜事,有人直接了当说他是“傻瓜”。  2003年和2004年,罗昭政的宝丰农业开发公司的“富友”牌系列水果开始了全国“路演”,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进入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大型连锁超市,销售人员穿上岛服,以统一的形象向超市顾客介绍来自海南的优质热带水果,告诉人们并不亚于从东南亚进口的同类产品。每年这项费用需要几百万元。罗昭政认为,这是值得去做的,目前“富友”牌系列绿色热带名优水果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点,在全国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可惜的是,海南水果在全国的营销,还只有个别企业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罗昭政建议,应该借鉴台湾果品营销的经验,把手指收成拳头,力往一处使,以海南水果的名义走出去。目前,在政府财政困难,无法拿出一笔水果营销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应该扶持一些龙头企业,让企业承担起推销海南水果的重任。  营销固然是种植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罗昭政认为,从更深层次来看,海南的水果种植业要拉动产业链条,良种引进、种植、加工、销售缺一不可。目前,宝丰农业开发公司已经带动了几千户农户参加水果种植,面积约60万亩。罗昭政将来的计划是,为农民提供从种苗、肥料、农药等全部生产资料,对农民进行生产培训,农民只需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就行;启动水果深加工项目,生产果干、果酱、果汁等产品。  据罗昭政介绍,宝丰农业开发公司的水果深加工项目已经确定落户临高老城开发区,明年就将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