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产业应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满足需求缺口(二)
- 时间: 2006-10-19 10:31:1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工业报 点击:
- 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个体回收为主的回收网络,已适应了废橡胶利用的需求,利用企业与回收人员和回收站点,从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等方面已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但从总体上看,现有的回收体系不规范;回收站点的设立没能列入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有的回收人员或站点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进行税务登记,多数回收人员或站点则没有办理;对回收站点的卫生、环境、安全等监督管理不严;收购人员的回收基本技能未进行培训;回收废橡胶资源的流向有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等。因此,对个体回收人员及其设立的回收站点,利用企业设立的门市部要进行规范管理,要有基本的准入条件,除领取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法律法规外,还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有一定的资本金和初加工的能力,回收站点应符合卫生、环保、安全要求,回收的资源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代购人员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等规范废橡胶资源的回收市场。
二、在消费领域里要提倡科学使用,充分发挥产品的最大使用价值。任何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周期,科学使用就可以延长产品寿命,以达到最佳利用资源,减少废弃资源产生。以废橡胶资源产品中的废轮胎为例,要科学使用,首先要通过提高司机人员素质,保养好轮胎;按要求进行轮胎换位,保持车轮平衡和正确对正;避免过度加速与刹车制动;改善路面条件,降低胎面磨损等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轮胎性能,减少废轮胎产生。其次,要对旧轮胎实行“翻新利用”,即当轮胎使用到磨耗极限时,就应进行翻新,磨耗极限由轮胎制造企业在生产轮胎时标明,车辆检验部门要把轮胎磨耗极限列为车辆检验的一项内容。一条轮胎经过多次翻新后使用寿命相当于2-3条轮胎,而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只相当于生产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15%-30%,价格仅为新轮胎的20%-50%。
三、完善对回收利用再生资源行业的鼓励政策和机制。目前,生产再生胶、胶粉的企业中有10%左右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这类企业生产规模大或对产品再加工,70%左右的企业微利或持平,20%左右的企业亏本。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税率高、税负重是一个重要原因。专家认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税收调节,以扶持废橡胶利用是一条既可操作又减少行政成本的较佳方案。此外,进一步展开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有法规体系和技术政策支持。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与可再生资源相关的法规,发展改革委也在制定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某行业、产品回收利用的管理办法。这些法规的颁布,必将有利促进我国资源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