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信息化让农民对接市场更快捷
  • 时间: 2006-10-19 10:50:3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农民日报    点击:
  • 贵州省遵义县的朝天小辣椒这两年越来越有名气了,以北京市场为例,原来每月从遵义开来一辆载重12吨的大卡车供货就够了,现在的频率变成了三天一辆。在第四届农交会上,遵义县辣椒产业办公室主任李永生与记者谈起这一变化,感慨万千。   遵义辣椒产业的发展折射出当前我国农村各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一项就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产品的交易变得更加迅捷和广泛。遵义县虾子辣椒市场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过去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却难以让这里的辣椒生产与外面的市场脉搏同步。2004年,辣椒市场投资200万元建成的信息化系统立刻使这里发生了革命。市场的销售商通过贵州农经网、农业部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广泛了解市场行情,发布产品信息,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第二年仅网上交易就实现了300万公斤,今年到目前的网上交易额已达280万公斤。市场主任贺中勇表示,辣椒交易的旺季从9月会一直延续到年底,今年的网上交易额肯定会有大幅提高。逐步改变着的信息传导方式、产品交易方式正在刻画着农民的新生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国,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十五”以来,经过农业部门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基本适应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全国各省级农业部门,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64%的乡镇都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发展了20多万人的农村信息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全国已有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中介组织,61万个行政村,9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万个农村经纪人,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其他有效形式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像上面提到的虾子辣椒市场的信息化系统,就是农业部农业信息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现在,农户一进入市场,就能看到大幅电子显示屏上的本地及外埠供求信息,大大提高了他们市场敏感度和信息获取量。   记者从农交会上了解到,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将突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这一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6个地级和50个县级农业部门,开始试点建设“三电合一”,服务效果很好,2006年将再建覆盖100个县以上的“三电合一”信息平台。力争到“十一五”末,使“三电合一”覆盖面达到80%以上的县,受益农户达到1.4亿户。今年农业部还计划在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起基本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信息服务站,开展面向村民的信息服务。年底前,达到“四个一”标准的信息服务站将正式运行。“四个一”即:有一名农村信息员、一处场所、一套信息设备(包括电脑、电视、一体机由农业部赠送)、一套管理制度。农业部为此专门制定了35个新农村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11月份前后将统一对全国35个示范村(场)信息员开展初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