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学习推广南田经验 着力构建和谐农垦
  • 时间: 2006-11-17 09:07:4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易家凡 陈 勇 李桂金 通讯员 刘兴旺)11月8日至9日,省农垦总局在南田农场召开推广南田经验、构建和谐农垦现场会。会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做好当前农垦改革发展稳定有关工作的意见》指示精神(以下简称“两办”24号文件精神),总结推广南田农场发展群众利益的经验,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速度,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着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把构建和谐农垦、平安农垦和新农垦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另发),省农垦总局领导张力夫、吴亚荣、全孝华、陈永希、郭奕秋、郭钦宜、林芳明,三亚市市长陆志远、市委常委黄明荣,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垦区各农场党政主要领导,省农垦驻各市县办事处主任,总局机关以及海南橡胶集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300多人出席了会议。   在历时一天半的会期中,与会者现场参观了南田农场职工董进丰、田保生的芒果园,听取了南田农场场长彭隆荣关于南田改革发展的经验介绍。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局长吴亚荣对如何推广南田经验,构建和谐农垦分别作了部署。与会者还就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南田会议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展开了讨论。   会上,吴亚荣对南田的经验作了概括。他说,南田农场改革经验归纳到一点,就是省委书记汪啸风所讲的:“发展群众利益,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概括地讲,南田改革经验就是以两个提高(提高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为目标,发扬“六敢”(敢想、敢先、敢闯、敢拼、敢干、敢赢)精神,打破“三个”(土地、政策、身份)界线,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向市场要效益,以利益聚人心。他说,南田改革的成功还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职工队伍。   吴亚荣在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推广南田经验、着力构建和谐平安农垦时,要求垦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构建和谐平安农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注重抓好“四个结合”,即:把构建和谐农垦、平安农垦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两办”24号文件精神、做好农垦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群众合法利益、学习和推广南田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与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起来。   吴亚荣强调,要认真总结垦区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干部职工构建和谐平安农垦的信心。对垦区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要少一些责怪、无谓的争论和空谈,多想一些办法、多干一些实事。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改革发展意识,牢固树立构建和谐农垦、平安农垦的信心,振奋精神,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和谐平安农垦建设,让职工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吴亚荣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创造有利于农垦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和谐平安农垦建设。要学习借鉴南田改革的经验作法,加快推进并场队的改革发展。要加快理顺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搞好统分结合,该统的则统,该放权的放权,充分调动农场、基地分公司的积极性。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赋予职工群众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和橡胶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和分配关系,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要加快推进垦区集团化进程,通过推进垦区产业集团化,减少对橡胶产业的依存度,形成多业并举、齐头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让利职工,使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   吴亚荣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职工意愿、市场导向、典型示范带动和扶持,进一步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加快职工自营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省农垦总局将设立3000万元的结构调整信贷发展基金,扶持职工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直补到户,争取明年消灭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困难户。要结合垦区实际,选好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发展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关联产业区,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产品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吴亚荣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进一步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住危房、看病难、行路难、不通电等最实际的突出问题;要完善和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扩大与促进就业工程,重点帮助“零就业职工家庭”、贫困职工家庭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要建立健全帮困救助工作机制,落实帮困救助各项措施,帮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大力扶持困难的生产队发展经济。   吴亚荣指出,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创新务实的精神推进构建和谐平安农垦的各项工作。要勤政为民,政务财务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要大兴雷厉风行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敢于创新之风。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会上,张力夫对为何要召开南田现场会和如何学习推广南田经验讲了话。他指出,在海南农垦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推广南田农场经验现场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说,南田是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坐标,是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方向,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南田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在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路子。南田的改革发展经验较好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两办”24号文件精神,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一个实实在在的典型。他说,经过经验介绍,现场参观,对南田经验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南田的经验很丰富,不要学表面,要学习精华,把握精神实质。学习推广南田经验,就是要使南田经验在垦区开花结果,促使垦区改革发展出现新的局面。   什么是南田改革发展经验?张力夫从8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阐述。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是一种执政理念、经营理念,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南田的一条成功经验。二是紧紧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促进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资源共享,合理分配,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四是坚持科技兴农,科技致富,努力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五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发展群众自治的专业协会,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化的优势,从行政领导转向社会服务,从行政管理转向社会管理。六是建立起一套适合南田实际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确保了企业运行的高效。七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发扬敢想、敢先、敢闯、敢拼、敢干、敢赢的“六敢”精神,塑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打不烂、拖不垮的职工队伍。八是开展科技联结,改善周边关系,营造和谐环境。   张力夫指出,南田曾是海南农垦5大特困企业之一。南田农场领导班子在农场遭到严重困难,面临巨大的挑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把群众组织起来,战胜困难,帮助群众解决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这是稳定人心、稳定队伍、稳定农场的一条根本性措施。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进而解决群众的富裕问题,其他困难就能够迎刃而解。南田在结构调整中,结合实际,选准了芒果种植及温泉旅游开发,闯出了一条企业振兴的路子。南田在发展中打破政策、土地、身份“三个”界线,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分配、统一安排使用人才、统一建设、统一福利的“六统一”,确保了老队与并场队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南田在发展中,着重搞好技术、种苗、市场、品牌、农资、资金等服务,很好地实行了管理职能的转变。正是由于南田的改革成果惠及到每一个职工群众,党组织的威望得到了提高,领导干部得到了群众公认,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安康。   张力夫强调,学习推广南田经验,必须要做好4篇文章。一是土地文章。土地是垦区最宝贵的财富,要搞好土地资源的调查摸底、土地规划和分配,确保垦区职工群众有一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搞好毗邻城市周边的土地开发,用土地开发产生的利润反哺种植业。二是结构调整文章。垦区结构调整五彩缤纷,亮点很多,产业调整的空间很大,要进一步地调高、调精、调优产业结构。三是科技文章。科技带来的效益,比劳动力带来的效益要高得多。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四是服务文章。在市场条件下,结构调整的成败关键在服务。农场的职能要转变,要变行政职能为社会化服务。要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   张力夫指出,学习推广南田经验,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橡胶与非胶的关系。橡胶始终是垦区的主导产业,没有橡胶就没有农垦的地位。学习南田经验,并不是要大家砍掉橡胶种芒果,而是要在确保橡胶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同时,要开阔发展思路,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尽快缩短与全省发展的差距。三是要理顺组织关系。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理顺橡胶集团与农垦总局、基地分公司、存续农场的关系,建立起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科学民主、协调有力的干部管理体系。四是要调整好利益分配关系。利益分配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建立起一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构建和谐农垦社会。   张力夫还就如何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作好并场队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和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作了部署。   会上,陆志远说,农场对三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南田是整个三亚的骄傲和旗帜。三亚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农场当成“亲生子”、一家人,对农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地方政府支持的,将做到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会议还书面交流了中坤、南滨、龙江等8个单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职工大力发展非胶农业以及关心并场队群众生活、扶持其发展生产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