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食品:不必追求成为主流
- 时间: 2006-11-02 10:34:5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点击:
- 至2005年底,全国发展有机食品企业416家,广东只有14家,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1月1日正式实施,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在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已不鲜见的今天,代表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的有机食品能否成为主流?经济发达的广东在有机农业上该不该落后于人?今后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
在日前广州市科协、广州市农科所和广州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沙龙”上,杜相革、陈永泉、陈日远等国内知名农业专家聚首广州花都,结合广东实际,深入浅出剖析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博导杜相革 不可能成为主流
国内各类农产品认证机构多达28个,但作为企业中介组织的只有一个。中国农产品的认证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多让企业等中介组织参与认证,这样才能使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目前,农业、质监、环保、食品、卫生等10多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开展各类认证,这些虽代表国内权威却得不到国际的认可。例如,农业部门1996年开始开展的“绿色食品AA级”认证,尽管各项技术标准与国际有机食品相当,但与国际有关机构的要求划上不等号,出口仍遭壁垒。至今10年时间,全国只认证了8个农产品的“绿色食品AA级”,最终还是放弃了这项认证。
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但并不是要大家都去搞有机农业,在现阶段,应以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流,适度发展有机农业。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 “中间热、两头冷”
根据现行标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均属于安全产品范畴,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已被大众所接受,有机农业在我省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如要政府去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我不赞成,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完全没有必要去搞有机农业。因为这些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气候、土壤和水分等或存在超标问题,如果达不到要求,搞出来所谓的“有机农产品”也是骗人的。
目前,我国搞有机农业的现状是,“中间热、两头冷”。作为中间者的企业热衷搞新意思,处于两头的政府和农民缺乏主动,有机农业难以发展。目前至少有三个因素制约有机农业发展:一是生产环境不明,一些土壤含有难以降解的剧毒农药;二是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不成熟;三是市场潜力挖掘不够。
如果真的要搞有机农业,可在边远山区适度进行,而且要选择果树,因为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要比蔬菜更有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永泉 攀比买证要不得
目前,我省各地正花大力气推进和奖励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但农作物不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可以获得如此高的产量吗?在可耕地不多的中国,可以养活13亿人吗?江苏农科院在水稻上做的试验说明,不施化肥和农药,水稻的产量只有现有产量的24%。
建议各地要实事求是,不要搞运动一样去搞绿色食品中的AA级和有机食品认证,地区之间也不要去作攀比,因为我们要养活13亿人。花钱就拿证书的假认证就更要不得。
广州全兴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段敏 有机农业≠原始农业
有专家谈到,现在搞有机农业是走回头路,但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有机农业不能与原始农业划等号。尽管原始农业耕作模式不施用化肥、化学农药,但这纯粹是一个简单管理,因为有机农业的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融入了许多科学管理的元素,例如对土壤的重金属指标有严格要求,对水源污染等控制也十分严谨,否则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很难达到有机的要求,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
当前,人们对有机农产品存在一个很大误区,认为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很低,属于有价无量,企业操作难以维持。其实不然,我们就是专门做有机蔬菜种植的,例如种植菜心,亩产量在400-500公斤之间,与传统种植不会相差很远,但产品出口日本、香港等,价格翻了几番,效益比传统种植高得多。
广州农科所研究员张华 政府该扮演的角色
与绿色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管理和周围的环境的要求更高,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要比常规农业产量低30%-40%,劳力、技术、认证、检测、营销等成本要比一般食品高,仅一个产品的检测费用就达12000多元,在发展有机食品的初期,参与生产的企业和农民的收入大受影响,而且风险较大。
因此,企业亟待政府“绿箱”支持。如对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要给予适当奖励;对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和有机食品营销企业进入市场,有关部门应减免入场费、场租费等费用;对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给予优先自营出口权;对从事有机食品科技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的企业要按照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给予优惠政策。
广州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邦海 广州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广州虽已实现有机食品生产零的突破,但生产有机食品的企业数量、产量和产值占的份额仍然很微小。由于有机产品的价格是普通同类品种产品价格的一倍到数倍,在城市的高端消费中极受欢迎,产品的市场容量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广州仍有200万亩耕地,100多万亩果树,60多万亩养殖水面及大批从事加工食品的优质农业企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有着广阔空间。
广州市政府可制订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奖励政策,特别是对从化和增城等山区,采取直接补贴的政策,鼓励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