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垦区积极推进民心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
  • 时间: 2006-12-05 08:50:3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近几年来,海南农垦以关注和解决职工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民心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农垦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争取中央财政和省政府支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2005年2月,农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纳入了省级社会统筹,使长期困扰农垦改革发展的近18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缺口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同时建立健全了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垦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职工家庭1.0781万户、23.4912万人,参加工伤和失业保险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9.11万人和14.2万人;农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于今年1月启动,农垦总局每年资助资金360多万元,初步解决职工家属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着手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道路、饮水难等问题。2004年以来,垦区已投入8亿多元资金,用于改造职工危房、硬化主要道路、修建饮水工程、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累计修建职工住房面积106万多平方米,修建场部出口公路330公里,修建饮水工程41宗,解决近10万人饮水难问题。2005年垦区设立 “海南农垦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农垦总局首次划拨500万元作为基金主体。目前已资助垦区372名贫困职工子女上大学,资助金额达到178.5万元。    ――大幅度提高经营者、胶工、教师及医务人员工资收入,解决企业干部职工工资收入较低的问题。2004年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垦区大幅度提高一线胶工收入。垦区6万多名胶工年均劳务收入从2003年的7300元提高到2005年的1.38万元;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明显增加,垦区企业教师人均月工资从600元提高到900元;垦区企业经营者月工资收入由原来的500多元提高到2000多元;2005年,尽管垦区遭受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劳均收入仍达到1.208万元,比2000年增加4841元,年均增长10.6%;今年上半年,尽管受主业橡胶减产和护林保胶形势严峻的影响,但由于橡胶价格较高,职工分配水平也随之提高,职工平均收入达到544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    ――广泛开展为困难职工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农垦大家庭的温暖。2004年以来,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农垦总局都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解决垦区困难企业职工生活安排问题。同时拨款100多万元,组成10个“送温暖”慰问团,由总局领导带队,深入50多个困难企业慰问近300户困难职工。垦区基层单位每年也精心组织春节送温暖活动,筹集慰问金350多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65万多人。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持续开展文明生态队(村)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垦区拥有各类学校413所,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职工子女在垦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垦区拥有医院94家,其中直属医院3家,局、场、队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健全,职工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目前垦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3.5平方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垦区建成了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一大批社会公共设施和体育文化娱乐设施,供电照明、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调频广播等覆盖垦区各居民点;绝大部分农场以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已初具规模,成为农场办公、居住、商业、文化娱乐中心,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明生态队(村)达到1097个,占垦区生产队总数的32%,大大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