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珠碧江连续14年干胶亩产超百公斤
  • 时间: 2006-02-16 08:37:00    作者: 李芳耀    来源: 广州日报    点击:
  • 2005年,珠碧江农场在遭受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和强台风双重肆虐的情况下,全场干胶总产仍然达到1998吨,平均亩产达106.7公斤,创造了1992年以来的第14个年亩产超百公斤记录。他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干部到位。农场出台了《干胶生产期间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实行场领导分片包干,机关科室、各服务部包各割胶生产队,生产队干部起早床跟班作业、实行问责制和严格的请销假等制度,机关干部采取半天下队抓干胶,半天上班的工作制,在涂药的第一和第二刀,联系点的干部在凌晨2:30起床,自备交通工具下到各生产队去抓割早胶,经济效益直接和机关干部挂钩。场里还成立了督查组不定时地下队检查,发现生产队干部不在岗的一次诫勉谈话,二次通报批评,三次就地免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确保了干部抓干胶生产的到位。与经济效益挂钩又促进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   二是抓好橡胶施肥工作。该场30年以上树龄的橡胶树达到了42.7%,加上品系较杂,要保持连续14年亩产超百公斤谈何容易。为此,他们紧紧抓住“肥”字大做文章。根据季节和物候采用压青施肥与优质有机肥相结合,复合肥与氮肥、尿素相结合,认真抓好4月初,8月底两次化肥的施放工作,机关和各服务部的干部全部拿工具下到生产队去跟班作业,保证化肥全部施放到橡胶林段;为保证充足的肥源,农场规定职工的甘蔗叶、稻草不准燃烧,猪、牛、羊、三鸟粪便等优质农家肥不准外卖,由农场按市场价收购;发动干部捐款购买糖滤泥、炉灰、牛粪肥培养高产树,同时还规定每位干部要完成10株橡胶树压青施肥,保证每株胶树青料不少于30公斤;发动胶工将树位边的所有青料清理进肥沟,鼓励胶工到场外购买优质有机肥,广辟肥源多施肥,为实现亩产超百公斤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选好割胶辅导员,抓好胶工的技术培训,奖励技术好的胶工。他们针对割胶辅导员年龄偏大的情况,在全场公开招聘了一批技术好、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开展新老胶工集中培训,进行割胶、磨刀大比武活动,规定不合格胶工一律不得上岗割胶。经过严格培训,全场胶工割胶技术一、二级率达99.8%,彻底消灭了等外胶工。为了抓好割胶技术,农场还制定了全场交叉检查制度,即每月的割胶技术检查,由农场生产技术部统一抽调割胶辅导员,分成若干个检查组,实行交叉检查,从而保证了割胶技术检查的公平、公正。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完成干胶产量且割胶技术是一等的胶工每树位奖20元,胶工的劳动报酬保证按销售干胶价格的20%以上计发。特别是台风过后,有些胶工的情绪低落,农场及时采取调高干胶单价,停收租金、补贴受损株树款、拨足处理风害木劳务费等办法,保证胶工收入不减,胶工平均年收入1.39万元。   五是抓好护林保胶工作。今年干胶价格上扬,护林保胶工作更为严峻,农场投资30多万元在重要路口建立3个治安亭,杜绝干胶外流。对边远的生产队安排4个联防中队长期驻守第一线,保证“点”上不出问题,确保长流胶、胶线、胶块、胶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