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长期化
- 时间: 2006-02-20 09:50:1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现在,建设新农村已成为全国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显示,官方的改革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回顾过去20多年,第一轮改革始于1978年,90年结束,最先由农村开始,之后进入城市,主要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遵循摸石头过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轮改革由邓小平南巡讲话、到访上海一带开始,持续至今,主要是资源大量投入,并非效率提升。总体而言,是将经济特区的经验扩大到珠三角、长三角,仍然是摸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轮改革开放中,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违背本身资源贫乏的国情,01-05年带动全球原材料价格上升。在社会失衡、传统GDP增长方式无以为继之下,“十一五”规划建议,由先富到共富,建立和谐社会,不再盲目追求GDP的高增长,追求公平原则,保护弱势群体,政府则转型退出市场,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2000年,FAI(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37%,到去年已占51%,今年FAI增长开始放缓,由去年的增长20%降至增长18%,但仍占GDP的61%!FAI占GDP的比例高企,也是造成巨大贸易顺差的理由(大量产品低价出口赚取外汇)。未来,人民币升值之下,可能导致经济进入通缩期。如何令FAI增长放缓,又避免引起通缩,将是06年的当务之急,以免07年、08年来不及。产能过剩之下,产品价格相对下滑,如钢铁业,利润比04年下降52.2%,水泥下降60.6%,汽车业下降36.7%。背后的原因是,国内企业习惯在产品售价上竞争,而非在技术上竞争。人人以更低的售价争取市场,不少企业垂而不死,令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化,因为企业可通过上市发行新股或向银行借钱生存,而毋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