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的消费率居低不上的原因在政府
  • 时间: 2006-02-28 09:31:4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国内近期对于改革的反思和争论又达到一个高潮。著名经济学家赵晓认为,当前大家对改革出现怀疑乃至质疑情绪,与1998年后的扩大内需政策有关。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影响到改革政策,扩大内需在挖老百姓钱袋的同时,一不留神也挖了改革的墙角。这一点可惜被几乎所有的论者忽略了。1998年中国遭遇亚洲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放缓。正是在那一年,扩大内需被提出,并成为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怎么扩大内需呢?就是把老百姓的钱从钱包中掏出来。如此,本来是针对需求不足的宏观政策,不幸变成了改革的政策,影响到改革已有的方向。正是从1998年开始看到大的决策出了问题。政府光想到要扩大内需,把老百姓的钱掏出来,于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上出招,叫市场化也好,叫什么也好,方向很清楚,都是要把老百姓的钱掏出来,以此扩大内需。这从宏观政策上来讲完全正确,从改革取向上来讲也很难说完全错误。但政府一只手伸向老百姓口袋的同时,另一只手要为他们建设遮风蔽雨的社会保障,两手都要硬才行。现在的问题却是政府该给老百姓做的事情还有欠缺,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赵晓认为,中国的投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居低不上的原因不在老百姓,而在政府。政府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加起来占GDP的10%,在全世界是最高的,这才是根本。政府喜欢投资,不喜欢把钱用于公共消费品的建设。这样一来,老百姓感觉,改革就是让自己花钱,却得不到任何公共品收益,自己实际上是被剥夺了,而且只有剥夺没有抚慰,于是他们对改革就会有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