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胶上涨明显加速 历史新高一再刷新
- 时间: 2006-02-06 08:25:15 作者: 梅运桃 来源: 东银期货 点击:
- 沪胶在节前出现的加速上扬,春节期间在东京胶市场再次重演,沪胶在节前最后一周(0604合约)上涨2070元/吨,涨幅高达10%以上,东京胶基准合约1月27日以246.8日元/公斤收盘,2月3日收于267.5日元,上涨20.7日元/公斤,涨幅高达8%以上。胶价的持续上涨让历史新高不断被改写,如果将东京胶价格换算成美元报价,基准合约最新报价为2250美元/吨(汇率按1:119),2001年下半年东京胶美元报价一度跌至55美元之下,而现在的价格已经多次刷新了日胶美元报价的历史新高。
天胶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应危机”
单从供应紧张的角度已经很难对目前胶价出现的暴涨做出合理解释,一味的将胶价暴涨归咎于基金的炒作也难免失之偏颇,从价格本身表现出来的特征来看,加上目前整个现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许目前的供需状况在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称之为“供应危机”。从生产环节到中间环节然后到终端消费企业,目前在关心价格的同时还要关心另一个问题就是,天胶的供应会持续多久?东南亚在2005年所遭遇的干旱和雨季导致天胶库存被消耗殆尽,特别是年底雨季延长带来的割胶受阻更让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以泰国为例,三大中央市场公布的12月RSS原料成交量总计2113吨,日均成交原料仅为111吨,12月本应是泰国割胶旺季,这样的供应水平是历史上罕见的。进入1月后原料供应有所恢复,中央市场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RSS原料成交总计5383吨,日均成交316吨,但原料价格仍在持续上扬,2月3日RSS无烟胶片报74.49泰铢/公斤。供应恢复的大部分用以弥补超卖的合同,另一方面,市场仍困扰在减产期可能到来的担忧之中,一旦进入旱季,东南亚胶商将再次为原料供应而发愁,“供应危机”的信号于是通过价格的不断上涨传递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市场的情况更可怕,停割期国产胶生产中断,少有的农垦胶竞买大多数又进入了期货市场交割,在目前的阶段,市场已经很难给国产胶定价,国产胶定价再次转变为期货胶定价,在全球天胶大牛市背景下,沪胶多头很显然取得了绝对的定价权。中国的轮胎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动,面对国际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减少单次采购量,增加采购频率成为大多数轮胎企业的应急之策,这同时导致企业库存长期处在低位,企业增加采购频率本意是回避高价采购的风险,却不自觉成为高价采购的逼空对象。
基金炒作加剧胶价涨势
从有色金属到贵金属、原油市场,基金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天胶市场也不例外。东京胶市场从去年开始陆续有基金介入作多,其中以三菱、三井和向日葵三家会员的持仓最为明显,2月2日东京胶总持仓为94724手,以上三个多头席位的多头净持仓为17156手,占多头总持仓的18%,近一个月以来这三个席位的多头持仓率一直稳定在16-18%的水平,长线作多,换月炒作的手法正好吻合了东京胶单边牛市的特征,基金顺势而为,成功把握了东京胶作为小品种的投机机会。
沪胶市场的情形也有些类似,早在国内市场进入停割期之时,市场就开始计算沪胶市场的可供交割量(RSS3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察觉国产胶总库存已经降至5万吨以下,可供注册仓单可能仅为4万吨左右的时候,多头资金很显然发现了沪胶市场的这一缺陷。沪胶价格上涨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自身的定价机制,从初期与现货市场相对接轨的定价,与进口20号胶复合胶的比价分析,到近期逐渐向进口3号烟片胶一般贸易价格看齐,沪胶市场逐渐演变为围绕4万吨交割标的所展开的逼空游戏,空头成为牛市行情的牺牲品。
以1月27日的马来西亚20号胶CIF中国1900美金计算,进口复合胶成本为19300左右,同日沪胶3月合约收于22000,价差高达2700元/吨。以当日泰国RSS3烟片胶CIF中国1990美金计算一般贸易进口成本为22575,沪胶价格与之已经非常接近,我国去年共进口141万吨天然橡胶,一般贸易所占的份额几乎为零,以一般贸易成本作为国产胶定价参考本身是一种缪误,但在特定的时间段,当整个期货市场围绕可交割量展开炒作的时候,这种参考方式又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毕竟这就是期货市场的游戏规则。
警惕胶价泡沫
胶价目前是否存在泡沫,市场始终存在分歧,也许在2000美元/吨之时,我们就认为胶价存在泡沫,但目前已经是2200美元之上了,这就好比当年股市的牛市行情一样,“泡沫论”总是被不断改写的历史新高所耻笑。铜价已经5000美元/吨,商品牛市演化到今天,更多投资商品的言论充斥市场,价格泡沫已经被市场所漠视。但金融市场的规律永远都是在游戏进行到最疯狂时嘎然而止,股市崩盘所带来的泡沫破灭在中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不乏先例,面对持续延伸的牛市行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判断牛市顶点的人永远是愚蠢的,趋势的威力在行情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对于价格泡沫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天然橡胶的供应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征,这方面而言,它更贴近农产品的特性,而与金属存在本质的区别,近期天胶行情的暴涨是自然灾害的产物,而天气永远是未来的变数。东京胶7月合约的价格目前已经升至2250美元/吨以上的价格,目前价格有多少泡沫成分很难有定论,但其对供应紧张的依赖性非常强,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天价出现的前提是,工厂在采购过程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而在未来5个月里面,供应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是未知的,所以投资者仍需提防价格下跌的风险。
对于沪胶价格而言,泡沫已经客观存在,泡沫产生的背景是交割标的对应市场总持仓的差距所引发的逼空情绪,而国产胶供应在5月份以前很难有效恢复的现状也决定了行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沪胶价格泡沫已经随着炒作升级而客观存在,即使以2月3日新加坡20号胶3月合约202.25美分/公斤计算复合胶进口成本也仅为20400元/吨左右,如果沪胶库存从炒作标的转变为现货流通,价差的压缩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价差的变化也许会通过换月价差来体现,但如果沪胶持仓量下降至一定的水平,炒作退潮的时候,也可能通过沪胶价格的下跌来体现,这是参与沪胶炒作的投资者未来必须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