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6年,中国应做好迎接高油价的准备
  • 时间: 2006-02-06 08:47:4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2005年12月,国际市场对于2006年的油价下跌曾抱有一丝希望,因为当时不到60美元/桶的油价看起来会持续下去。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了。进入2006年至今才一个多月,国际油价显示了强劲上升的趋势,纽约商交所(Nymex)的轻质原油期货很少低于63美元,而国际形势的波动轻易就将油价送上了68美元的高位。至2月3日,Nymex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仍保持在65.25美元的高位。刺激油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是地缘政治问题。两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和伊朗都出现了问题:前者出现了政治骚乱,导致石油产量减少;而伊朗则很可能因为布什政府决心对其核计划实行制裁,引发石油出口出现问题。从最新情况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已经决定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伊朗也已经宣布全面启动铀浓缩活动。这意味着,伊朗核问题将为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投下巨大的阴影。在供需方面,根据美国能源资讯的统计,虽然2004年以来,全球能源平均供应能力超过了平均需求,但数量极为有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的石油出口大国如俄罗斯,依然在精心维护着高油价的局面。OPEC已加强了与新兴石油需求大国中国和印度的沟通,以稳定石油需求市场;俄罗斯也在继续打着能源战略牌。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显示能源供求“脆弱的平衡”会有实质改变。在目前石油供求平衡很不稳定的情况下,任何其他波动都会放大油价上涨的压力。美国总统布什在最近的国情咨文中提到美国经济的“油瘾”太大,要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但这种长期“利好”因素能否改变美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市场基本上都持怀疑态度。在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们,一致把油价上升视为今年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对2006年的油价过于乐观,做好准备迎接比2005年更高的油价,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价格上涨压力,才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规避风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