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应从金融层面入手化解资源约束瓶颈
  • 时间: 2006-02-07 08:51: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越来越需要依赖国际市场来获得资源的经济,身处资源价格持续上扬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可能遭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不言而喻。更为关键的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寻求一个新的化解资源约束的路径?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导致市场波动的,实际上往往并不是存量,而是增量。近年来高资源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就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量需求。严格来说,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资源的供给国并不是害怕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量需求,它们实际上是期待需求增长的,只是由于来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需求显著波动,因此,这些矿产资源拥有国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就很可能面临扩张后的产能在新兴市场需求下滑之后就存在巨大闲置的风险。因此,在中国依然面临巨大的资源需求的趋势下,就不能再仅仅依靠以现货为主的消极采购方式和直接投资购买矿山等路径,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善中国对于这些资源的价格发现机制,以及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管理工具。要知道,现在的国际社会是资本社会,供应方都是以资本的眼光看世界。因此,中国只有有了这些适宜于的金融市场和市场工具,需求的波动可能对供给扩大带来的冲击才可能会明显减缓,资源拥有国才可能大胆投资扩大产能,弥合供求缺口。从这个角度看,当前对于中国来说,要缓解资源居高不下的价格带来的压力,恐怕最为关键的,可能不在实物层面,而是在金融层面,在与资源相关的金融市场的完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