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战略正式转型
- 时间: 2006-03-13 10:23:2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被广泛认为是自1978年以来对改革方向分歧最大的一场争论,有可能在本届全国“两会”后暂告一段落。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他同时还表示,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应当看到的是,这场大讨论肇始之时,恰好是中国“十一五”规划草拟之时。各种迹象表明,争论对规划的起草,比如涉及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规划,特别是对“效率”和“公平”这两个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确定,有着重要影响。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未来的改革中,政府改革将取代企业改革成为事关全局的改革重点。政府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用法律来约束政府行为。当然,除了建立一个“法治”社会以外,学术界还对中国的文化和伦理建设的缺失表达了强烈关注。在本届“两会”上,中央政府对此做出积极回应。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不过,重建和发展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和伦理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肯定不是政府一家的事。但不管怎样,在这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今天,中国人在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文化领域的探索,将最终共同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以及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