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资源价格市场化只能产生在垄断打破之后
  • 时间: 2006-03-02 08:45: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都说现在中国的资源价格太低,然而,根据是什么呢?一种商品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只有通过跟别人的同类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才能知道。如果世界上的某种商品由一家企业生产和提供,那么,人们就根本无法知道这一商品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毛泽东语)。说现在中国的资源价格太低,这一判断是跟国际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比较而得出的。但就国内而言,还找不到任何可比较的价格参数,因为这些资源性行业被政府独家垄断。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垄断体制下无“市场价格”可言,有的只是垄断方单方面的“定价”而已。中国的能源价格就是这样一种单方面的“定价”,称不上是什么“市场价格”。所以,只要垄断的体制不被打破,就谈不上寻求“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只能简单地拿国际行情做比较来确定价格的高低。据报道,由于燃油价格大幅飚升,车辆档次提高后导致车价和维修费、保险费提高,杭州的出租车行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效益和司机收入过低,有些甚至出现亏损,以致发生了惊动全国的出租车“集体出逃事件”,为此杭州市政府同意于2月22日起上调出租车运价。杭州市政府这一调整算不算“市场化改革”?当然不算,这只是一次“上调运价”的政府行为而已。同理,发改委正在推行的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市场化改革”,说白了无非是要给这些产品重新“定价”,跟杭州市政府上调出租车运价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国资源价格真正的市场化,只能产生于打破垄断之后,而不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