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反思”改革的舆论已经影响市场开放
  • 时间: 2006-03-21 08:56:3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由于国内缺乏对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理性区分和甄别,国内“反思改革”甚至“反对改革”的思潮和舆论的影响和压力已经显现,这种影响和压力已经对国内一些政府部门与市场开放相关的工作形成了现实的阻力。比如,在金融市场,过去一些已基本定案的外资入股国内银行和券商事宜,日前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阻滞,很可能会放缓。在企业并购市场,这种情况也在发生。据媒体披露最新消息,原本被认为“板上钉钉”的外资大鳄凯雷购并徐工一案,近日风云突变。国家发改委一纸批文,要求凯雷集团追加有关并购项目的“情况说明”,同时派出调研组数次造访徐工集团,调查这一外资并购项目的详细情况。在政府内部,对于改革的看法也存在不小的分歧。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在“两会”期间对外资垄断性并购的严厉指责,就可以视为“异议”的一部分。据称,在政府内部较高的层面,原来需要协同完成的市场改革与开放工作,现在也渐渐变成个别部门在唱独角戏。上述开放放缓的迹象,显示出一部分中国政府官员和社会大众,已经接受了对于改革开放的指责性言论,并且将各种问题生产的原因,归结为改革和开放。这种混淆不同问题的看法,是最令人忧虑的。应该明确的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缺失,并不是市场化的必然组成部分,恰恰是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地方。今年“两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明确地表态,要坚持改革的方向,不能退缩。所以,“反思改革”是需要我们为完善市场化改革提出更好的方案,但绝对不能用放弃改革开放来解决问题。如果“反思改革”变成“反对改革”,就是一种严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