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分食中国轮胎最后的蛋糕
  • 时间: 2006-03-22 09:05:4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化工报    点击:
  • 去年12月26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普利司通航空轮胎(中国)有限公司举行了一个不算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没有铺张的宣传,当时只有新浪网和一家业内媒体各发了一条短讯,一切显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然而,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会猛然警觉,其实那一天并不寻常,航空轮胎―――中国轮胎业最后一块蛋糕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被外来军团的刀叉分割的。 最后的蛋糕有多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轮胎企业纷至沓来,先后在中国建立了20多家外资轮胎企业,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美元。这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眼睛盯着的是半钢子午胎。在大肆攻城略地并频频得手后,又开始染指全钢子午胎。但到此前,都还只是生产汽车轮胎,并未涉足航空轮胎领域。就是说,在中国轮胎业被外资占去半壁江山的时候,尚未有外资公司在华独立设厂生产航空轮胎,航空轮胎制造业仍然是未被外资染指的处女地,也是中国轮胎业最后的一块蛋糕。但现在,普利司通把航空轮胎生产基地搬到中国来了。 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客运量和货运量屡创新高。2004年我国货运总量超过161亿吨,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民航货运量273万吨,比上年增长24.5%。同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分别首次突破200亿吨千米大关和1亿人次大关。这表明,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航空运输的增长都是最快的,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为适应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用航空部门从国外大批引进了先进的客机和货机,民航飞机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国内航空轮胎市场容量每年约20万条。我国现有3家企业能够生产航空轮胎,但规模较小,产量不大,仅占国内航空轮胎市场份额的1/3。今后我国仍需引进更多的各型飞机,满足国内民航运输业的要求。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将需各种规格型号的航空轮胎60万条。 这块蛋糕技术含量高 航空轮胎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轮胎产品,要求极高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技术性能。负荷大、速度高、下沉量大、变形大、充气内压高是航空轮胎最常见的特点。以波音-737主轮胎(H40×14.5-19)为例,单胎额定负荷达到15060千克,额定速度为362千米/小时,额定充气内压无负荷时为1379千帕,有负荷时达到1434千帕,下沉率达35%。 此外,除了具备类似汽车轮胎的行走功能外,航空轮胎必须特别耐冲击、耐刺扎、耐温升,并能满足抗外物致损的要求,能经受住高速起飞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和着陆接地瞬间的巨大冲击力。在某些情况下,航空轮胎在接地瞬间极可能进入全压缩状态,即胎侧已经与轮辋圈座接触,但此时轮胎不允许有丝毫损坏,必须正常工作,继续完成着陆滑行。 因此,历来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航空轮胎的核心技术,法国米其林集团公司、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和中国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就在其中。 外资分食烽烟将起 与米其林、固特异这样的老牌航空轮胎企业相比,普利司通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北美、欧洲有老牌企业称雄,普利司通避开锋芒,把亚太地区列为重点拓展区域,专门设立了普利司通航空轮胎(亚洲)有限公司,加大对泰国、新加坡、印度等地的市场拓展。近年来,普利司通更是把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视为重中之重,其在我国民用航材市场的份额逐年上升。如今又将航空轮胎生产基地搬到中国来,实现"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无疑是在中国谋求更大发展的又一举措。 据了解,普利司通航空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由日本普利司通株式会社出资设立,选址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占地约35亩,总投资1250万美元,注册资本800万美元,主要从事航空轮胎的加工、检测、维修及售后服务,预计2007年3月份投产。 这是首家在华设立的外资航空轮胎加工企业,无论对普利司通还是整个航空轮胎业,都可谓意义非凡。此举很可能会刺激同样掌握航空轮胎前沿技术的米其林、固特异来华投资,进而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随着外资军团加快扩张步伐,我国本土企业正面临着建国以来的最大挑战。在民用航空材料市场上,这几年受普利司通促销影响,再加上本土企业对新规格产品开发乏力,国产航空轮胎所占份额已经在逐年下降。 伴随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在未来数年间,我国航空轮胎制造领域将成为国际轮胎巨头群雄逐鹿之地。如果不采取相应对策,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甚至消亡,我国将成为继汽车轮胎世界加工厂后的航空轮胎世界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