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石油合作问题比过去想象中的复杂
- 时间: 2006-03-23 09:29:1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在中俄首脑会谈结束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答应建设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而最受关注的中俄石油管道问题仍需“研究”。这一点与3月21的《每日财经专讯》预期的一致。在这次普京访华前夕,中俄的石油合作被外界视为两国高层会谈的“重头戏”。然而,会谈的结果表明,中俄的石油合作没有取得实质决议。这也显示中俄两个亲密战略伙伴的关系不能超越俄罗斯的商业利益的考虑。普京3月22日没有对外提到中俄石油合作细节。至于天然气这份小“礼物”是每年输气800亿平方米。而在价格方面也没有什么优惠。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林姆林宫官员透露,价格多半会遵循国际公价。实践表明,中俄石油合作问题比过去想象中的复杂得多。中俄石油合作可谓一波三折。中俄石油的管线协商谈判可追溯到1994年,经过多年,两国石油集团在2003年达成协议修建俄中石油管线“安大线”。这项计划后来因为日本半途介入而搁浅。此后,中俄与中日这场竞购俄罗斯石油的角力中,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显然,在中国和日本的需求之间,俄罗斯在搞平衡。石油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收入之一,俄罗斯在石油输出的问题上采取在商言商的态度,不会因为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放宽谈判的底线。另一方面,俄罗斯面对中、日这两个买家,势必对本国利益做更慎重的考虑。另外,即使普京送出的这份天然气的“小礼”,在欧洲也反响强烈。欧洲担心俄罗斯将来对其供气不足,因为通向中国的部分俄罗斯天然气是从西伯利亚油气田分流的,而这些油气田目前只供欧洲。俄罗斯的油气资源称得上是全世界的争夺对象!俄罗斯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对外表示,莫斯科将资助一个研究项目以考察从西伯利亚往中国输油的可行性问题。这个研究完成以前,俄罗斯无法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建设俄中石油管线。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国际战略合作、购买先进武器、以及能源供应方面都非常需要与俄罗斯合作,所以中国将继续对俄罗斯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