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橡胶市场高位震荡唱主调 国际游资获利退出商品市场是最大动荡因素
  • 时间: 2006-03-31 09:02:3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化工报    点击:
  • 2006年伊始,尽管橡胶资源,尤其是合成橡胶资源高水平增长,消费需求水平明显回落,但总体供求关系依然呈现紧平衡局面,并由于国际行情的"领涨",致使国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达到新的历史高位。 新增资源高水平增长 据统计,2006年2月,全国橡胶新增资源量约为3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8%,呈现高水平增长态势;今年1~2月累计新增资源量约为67万吨,增长11.7%,这是十多个月以来首次出现的两位数增长局面。在2月份橡胶新增资源构成中,天然橡胶11万吨,同比增长22.2%;合成橡胶22.4万吨,同比增长26.1%。 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天然橡胶产区停割,没有产量。由于上年遭遇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产区结转到今年的库存也不多,天然橡胶的上市量也有所减少。而合成橡胶产量中速增长。今年2月份全国合成橡胶产量13.24万吨,比上月下降2.5%,但因为春节影响,同比增长8.8%;1~2月累计合成橡胶产量为26.83万吨,仅增长5%,大大低于上年增长水平。 橡胶进口大幅增长。进入2月份后,在价位的刺激下,橡胶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据海关统计,2月份全国进口各类橡胶20.15万吨,同比增长38.1%;1~2月累计进口橡胶40万吨,同比增长16.7%。橡胶进口构成中,2月份进口天然橡胶11万吨,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增长22.2%;进口合成橡胶9.15万吨,比上月增长2.9%,比去年同期增长69.1%。1~2月份累计进口天然橡胶22万吨,增长6.7%;进口合成橡胶18万吨,增长35.6%。 1~2月,天然橡胶进口数量虽然增加不多,但在全球橡胶货紧价扬的大格局下,进口金额却比上年同期增长4成以上。 消费水平明显回落 进入新的一年,全国主要橡胶制品产量增幅明显回落。据统计,2月份全国轮胎产量(含各种外胎,下同)2829万条,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17.7%。2月份轮胎产量出现较高增幅,主要是因为春节因素的影响,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影响,1~2月全国累计轮胎产量5579万条,同比仅增长9.7%,明显低于上年28%的增长幅度。分析轮胎产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年轮胎产量增长太快,对比基数提高;二是今年春节前后胶价上涨过猛,对消费需求的抑制效应开始显现。 今年2月份,全国各类橡胶消费量约为40万吨,同比增幅在10%左右。1~2月累计橡胶消费量81万吨,增长11%。 可以看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橡胶新增资源仍然少于消费需求,其中天然橡胶供求关系更紧张一些,不足部分通过消化库存解决,同时还有一些渠道货源补充。 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2005年以来,国内产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产量有所减少,结转库存不多;今年前两个月,国内产区停割,没有新胶上市;合成橡胶产量增幅也明显回落。虽然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消费水平也明显回落,但供求关系偏紧的局面并未完全改观,特别是国际市场行情的大幅扬升,刺激了国内价格的强劲上涨。到2月末,全国重点监测地区的天然橡胶5号标胶价格达到20000元/吨的水平,比上年末上涨10%以上。 据统计,2月份海南、云南两大产区干胶价格分别为22033元/吨和21071元/吨,环比上涨15.62%和13.11%,同比上涨70.79%和72.05%。由于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天然橡胶期货行情继续大幅上涨。2月末,上海期货交易所三个月合约的平均结算价为21047元/吨,比上年末上涨1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高位震荡为后市主调 展望橡胶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为橡胶消费增添新的动力,美伊关系紧张也对橡胶价位形成支撑。但从近期来看,一些利空因素亦在积累,其中最主要的是高价位对于消费的抑制效应开始显现,以及国际游资获利退出商品市场的可能性。在利多与利空因素并存交织的大格局下,预计橡胶市场特别是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将以高位震荡为主。 从中期来看,市场价格将处于历史高位。原因是:国内外消费需求依然旺盛。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对天然橡胶的消费有增无减;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向广大农村转移,农民进城也将强劲刺激内需,进而刺激轮胎等橡胶制品消费需求的旺盛增长。 消费需求的旺盛,并不意味着橡胶价格一定会不断上涨。从近期来看,随着天然橡胶价位的不断上移,特别是进入20000元/吨以上的历史高位以后,将会使得一些利空因素逐步积累,从而引发后市行情的剧烈震荡。如,进口税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高价位对于需求的抑制效应开始显现,投机资金有可能转换投资方向等,都是利空因素的存在。因此有观点认为,2000年以来的低利率政策促使"货币泡沫"越来越大,大约有7万亿美元左右的国际资本四处寻找投资场所,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涌入了商品期货市场,这是造就本轮超级大牛市的主要原因。然而,全球低利率时代已近尾声,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的高风险价位,最终会使得国际游资获利退出商品市场,甚至进行反向操作,从而成为橡胶市场行情的最大动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