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顺差可望不超去年是否过于乐观?
- 时间: 2006-04-28 09:18:4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专讯 点击:
- 商务部4月26日在第99届广交会上发布消息称,2006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有望超过15%。并表示,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任务。据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年春季)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尽管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回升,但贸易顺差仍然达到2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对美国顺差达286亿美元,对欧盟顺差达181.5亿美元。外汇收支仍然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增加,3月末已达8751亿美元。商务部有官员称,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国家将贸易平衡的工作重点放在扩大进口,例如加大海外采购的力度。还有官员预计,今年的贸易顺差规模不会超过去年1018.8亿美元的规模。中国贸易顺差的激增是因为进口增速赶不上出口增速,这话说了等于没有说。可以说,中国一直以来的出口增长并不是一时的情况变化所知,而是一种由于国内固有体制而形成的中长期趋势。这种体制上的特征表现为:政府主导投资和经济活动并以此维持GDP的高增长;政府垄断资源致使市场价格信号紊乱,导致国内资源的廉价使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社会分配不公,多数人的收入或生活水平无法随经济高增长而获得同步提高,因而使得国内需求不足,使生产商只能拼命以低价策略去扩大“外需”,等等。而唯一的非体制原因恐怕就是中国的人口太多,简单劳动力供不应求。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而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又拿什么在短时间内使贸易基本得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