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全球核电潮再起的理由是什么?
  • 时间: 2006-05-23 09:40:3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专讯    点击:
  • 就在切尔诺贝尔核爆事件20周年的今日,国际上新一波的核能发展游说攻势正铺天盖展开。从中国、印度到日本都有一连串的核能发展计划。即使在切尔诺贝尔事件之后决定要于2020年左右全面终止核能发电的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其立场也开始松动。以德国为例,过去社民党绿党执政联盟曾经签下于2020年拆除所有核电厂的协议,然而,在基督教民主党的默克尔夫人上台之后,这纸协议似乎已然作废。今年4月3日在柏林举办的一场能源政策会议中,默克尔夫人明显倾向延长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这使得当前几家重要的核能技术集团(包括E.ON、RWF、EnBW等)大受鼓舞,它们在被反核势力压抑了二十年之后,重新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这样的商机,美国当然也看到。布什政府在3月中旬提出“全球核能伙伴”计划,鼓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原能总署”(IAEA)的监督之下,向技术先进国家购买核电设施和相关裂变燃料。所谓技术先进国家,美国理所当然居于首位。那么,全球核电潮再起的理由是什么呢?有分析指出,最近,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飙涨,加上温室气体效应的扩大,使得核电产业的游说工作更具说服力。有关温室气体即将引发全球气候危机的种种“世界末日”警讯,更成为核电产业的绝佳宣传武器。国际能源总署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就常被他们引用。报告指出:若依照目前高度仰赖化石能源的发电模式,到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七成,达到380亿吨。然而,为了避免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气候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于2020年控制在250亿吨,而后逐年减少至2050年的120亿吨。就是说,必须有替代性能源才可能免除地球因气候失调引发不可收拾的生态大灾难。从商业角度,当今惟一可能的替代性能源,就是核能!于是,协助发展中国家兴建核电厂的“全球核能伙伴”计划被美化为新世纪“马歇尔计划”。配合气候灾难末日理论的,是一个核能新神话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