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农垦知青回访纪念胶园落成
  • 时间: 2006-05-25 08:49:5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易家凡)“树种下了,心也留下了。”5月19日上午,在海南农垦知青回访纪念胶园里,当知青李启栋、陈蔓苹夫妇在种下一株编号为“20―20”、被他俩命名为“同心树”的橡胶树后如是说。这一天,参加海南农垦知青回访联谊活动的200多名知青,像李启栋夫妇一样,在知青胶林种下了一株株寄托对海南农垦第二故乡情结的橡胶树。   是日上午,坐落在万嘉果南海基地内的海南农垦知青回访纪念胶园热闹非凡。10时整,随着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陈菊英、副局长符孟彪,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钟伟泉,京信通讯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霍东龄,香港经贸商会总干事、海口市政协常委张穗强,为海南农垦知青回访纪念胶园揭牌,知青回访植树活动正式启动。    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孝华,省农垦总局副局长陈永希、郭钦宜,省农垦工会主席林芳明以及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忠,省农垦总局机关和橡胶集团总部相关部门的领导。   当陈菊英宣布植树活动正式开始后,知青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他们像当年听到出工的军号声一样,立即奔向了那一株株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静静地躺在田埂上的橡胶幼树。顿时,占地48亩的知青纪念胶林里,流动着绿色、红色等五彩缤纷的色彩,传播着笑声、歌声等欢声笑语的音符。挥锄、挖坑、种树、回土、踩实、浇水,回城20多年了,种起胶树来的动作依然是那么娴熟。看着一株株站立起来的橡胶树,看到成片成片的橡胶林,知青们仿佛又回到了开山种橡胶的年代,回到了那充满激情难忘的岁月。   在第一排第一株橡胶树前,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细心地为橡胶树培着土,浇着水,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这对来自安徽的老知青夫妇名叫鲍玉芳、陆叶勤。鲍玉芳告诉记者,她是1969年来到东岭农场江前队的,从种橡胶到教书,她在农场工作了12年,回城这20多年,她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这片土地。她曾打算回东岭江前队购买一块墓地,死后将自己永远留在这块曾洒下她爱情、亲情、友情的土地上。而今天,种下的这株橡胶树,终于使她的夙愿得以实现。   鲍玉芳在述说这一段“心愿”时,眼里始终滚动着泪花。她说,他们夫妇已认领了这棵橡胶树,2008年,她将带着她的孩子和孙子们,回到这里来看看,告诉他们这里就是她的根。   鲍玉芳的丈夫陆叶勤是东岭江前队的第三任指导员,随同来到的还有前两任指导员冯国义、李心奇,他们都是知青,他们3家人一起参加了这次知青回访和植树活动。看到记者采访,他们纷纷围拢过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一株编号为“19―19”的橡胶树前,27名兵宣队员集体种植认领了这株橡胶树。他们说,之所以选择这株树,寓意他们与第二故乡的情谊天长地久。一名姓莫的兵宣队员一人种植认领了6株树。兵宣队员韦宝宝和她的妹妹韦小美,合种下了一株“姐妹树”。兵宣队员李启桂告诉记者,知青情结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是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通过这种植树的方式,将知青情结传承下去,让后人记住这一段历史,记住那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当天的植树现场,像这样动人的场景还有许多许多。有特意从美国带妻子赶回来的许国风老人,有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回来的51岁的刘桐桥……刘桐桥的儿子许乐说:“我终于理解妈妈为什么不后悔当年的知青生活。今天我们全家在这里种下这棵橡胶树,我一定会再来这里看上一眼。”这一天,知青们种下了600多株橡胶树、“情结树”。   在此次的知青胶林种植中,为了提高教育功能,省农垦团委还特意在知青胶林里,增加了橡胶栽培与初加工科普知识宣传栏,全面介绍了橡胶采种、育苗、定植、抚管、开割、加工及用途等知识。   种植完胶树后,知青们还参观了万嘉果农庄。在“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中,知青们又踏上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