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引领科学创新,是科学家还是官员?
  • 时间: 2006-06-12 09:39:4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专讯    点击:
  • 中国科学院杨文采等院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对当前学术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炮轰”。杨文采认为,科学家要引领年轻人创新,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而不是逼着科学家们想要做官。一名女院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的背后,说到底还是谁来引领科学创新的问题,是科学家还是官员?”现在确实有那么一种倾向,一些人在学术上取得一点成就,就希望在仕途上得到发展,似乎仕途发展才是对学术成就的肯定,当官才“可以获得更多的非工资的东西”。教授相当于某行政级的标准“换算公式”,让人感到官本位意识的无处不在,想当“官”的教授越来越多,而在研究领域“十年磨一剑”、“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越来越少。今日之高校,已很难找出一个没有教授职称的行政领导。不少科研人员热衷于从政,其实也有难言之隐。从我国科研管理现状看,不论是科研经费的取得,还是科研成果的鉴定,都需要依赖行政部门,而如果能够成为负责他人科研项目审批的官员,就可拥有立项的主动权。科研人员一旦担任某些官职,科研经费、科研设施、科研助手都会有保障。这种科研成果出官、官员又催生科研成果的现象,导致“研而优则仕”成为某些“学者”的信条。出现这些情况,究其原因,根子还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纠缠不清,行政职务、权力与学术成果、学术职称、学术声望挂钩,研究职务冠以相应的行政级别,制约了中国科学大师的诞生,许多人立志当“领导”,而不想做大学问。“立项靠关系,研究靠本事”,严重影响了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积极性。这个问题不解决,要想在短期内改变“研而优则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