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补充经济到致富经济的跨越
- 时间: 2006-06-16 09:43:0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推进自营经济富民行动”是海南农垦“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六大行动之一,它的提出彰显了未来五年海南省农垦加快自营经济发展,并使之成为职工致富经济的决心,标志着海南农垦自营经济将实现从补充经济向致富经济的跨越。
“自营经济富民”目标的提出,是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海南农垦职工在国有橡胶园边角地上零星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并由此诞生了“自营经济”这个名称。这种补充生活的小规模种植业,逐渐发展成为了除橡胶以外的又一支柱产业,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省农垦总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橡胶、荔枝、杨桃、红毛丹、香蕉、菠萝蜜、胡椒、绿茶、花卉、养殖等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垦区自营经济开始从提篮小卖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经营方式也从单家独户发展到职工合股经营和联合经营。到2005年底,全垦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大。从2000年的168.57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92.04万亩,增长了13.9%。其中自营橡胶21.4万亩,比2002年增长78.3%;芒果17.83万亩,比2000年增长53.3%;胡椒8.5万亩,比2000年增长32%;荔枝15.37万亩,比2000年增长79.6%;龙眼4.5万亩,比2000年增长133.2%;瓜菜种植面积23.51万亩,比2000年增长8.8%;香蕉7.32万亩,比2000年增长14.6%;槟榔14.03万亩,比2000年增长174.6%。
畜禽养殖业和海、淡水养殖发展加快。到2005年底,全垦区生猪饲养量82.77万头,比2000年增长11.3%;牛存栏11.72万头,比2000年增长3.5%。羊饲养量39.22万只,比2000年增长33.1%;家禽饲养量达1725万只,比2000年增长28.3%。此外,以三江、罗豆、桂林洋为代表的沿海农场的海、淡水养殖发展也初具规模,效益显著。而由种养业催生和带动的职工自营经济第二、第三产业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5年底,垦区职工自营经济第二、第三产业纯收入达3.9亿元,比2000年增加1.4亿元,增长56%。
有特色、有潜力、有活力的职工自营经济,提高了职工的收入水平。2005年,全垦区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达到15.2亿元,比2000年的10.3亿元增加4.9亿元,增长47.6%。2005年垦区职工自营经济劳均收入达到5900元,占全年劳均总收入的48.8%。随着职工收入的提高,62641栋(套)芒果楼、荔枝楼、香蕉楼、胡椒楼等一座座展示自营经济实力的标志性楼房在垦区拔地而起。董尊全、杨兹芳等一个个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在海南农垦大地上不断涌现。如今,职工自营经济已发展成为海南农垦经济中除橡胶外的又一支柱产业。
“十五”期间自营经济的辉煌,为“十一五”自营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垦区自营经济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它不但改善了职工的生活,而且缓危解困,稳定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06年召开的海南农垦工作会议上,省农垦总局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把“自营经济富民”列入“十一五”发展的六大行动之中,由此拉开了垦区自营经济由“补充”向“致富”转变的序幕,推动职工自营经济由“补充”向“致富”跨越的新政和举措也随之出台。
“要以提高自营经济产业化水平、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为重点,以热带水果蔬菜、畜牧等具有农垦特色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推进垦区自营经济布局调整,整合做大垦区分散的自营经济,促进自营经济产业升级。”“十一五”期间,通过总局扶持、企业自筹、职工参与的方式,筹集项目发展资金,成立若干个有产业特色的混合型经济组织,创建“十个千亩”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若干个加工、保鲜园区,增强自营经济的规模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以龙头带动,实现自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带动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建立健全自营经济领导机构和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加快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以优质的服务促进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总局将按照上级关于经济转型的部署和要求,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职工自营经济的服务体系。针对自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销脱节、供需断档等困难和问题,以产供销为纽带,形成新的生产结构组合,联结市场,沟通信息,双向经销,促进生产;以指导自营经济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减少自营经济的风险,巩固自营经济成果;以加快信息传递,掌握科技信息;以与外部科技服务部门联系、联合,架通科技与生产联系的桥梁;以及时推广、应用,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增强科技意识,引导职工认识科技增值,加大科技投入。
政策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垦区自营经济由“补充”经济向“致富”经济转型将顺利完成。到2010年,全垦区自营经济作物面积将达210万亩,年创总产值达40亿元;职工自营经济劳均年收入达1.05万元,比2005年将近翻一番,占职工年劳均收入的50.25%,年均增长12.2%的发展蓝图将变成现实。
自营经济富民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