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制后的国有银行能否经得起“风浪”考验?
- 时间: 2006-06-29 09:42:3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专讯 点击:
- 国内银行尽管看上去这几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呢?国有银行巨大的银行不良贷款,国家剥离了一次又一次,注资了一次又一次。而且,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长期拉开的存贷款利差也使国内银行轻易地增加利润。国有银行依靠国家的支持与优惠政策得到发展,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些国有银行一旦有所发展就只考虑如何使其利益商业化、利润最大化,而将暂时的风险抛在了脑后。比如,这几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价快速上涨,四大国有银行不能不说是泡沫吹大的最大助力者。近几年来,国内银行一直把房地产贷款看作是优质资产,把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看作最好的信贷资产,纷纷突破监管规定,降低条件,甚至与外部勾结借用银行金融杠杆把不少地方的房地产炒上了天。这样,不少地方的房价是上去了,当地银行的信贷任务也完成了,相关信贷员的奖金也增多了,但民众住房福利却降低了,这些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风险也增加了。一旦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成了不良贷款,最后买单的又是谁?除了全体纳税人还能有谁?从表面上看,这些银行的股份制度、董事会架构、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与现代商业银行相比应该是不相上下,而且有的还是上市的公众公司,但实际上则是形似而神不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除了千方百计如何利用国家的资源与政策条件在规模上迅速扩张,除了考虑如何在短期内生出更多的利润之外,真正有效的运营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银行组织,别看在经济繁荣时其业绩会红红火火,一旦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变化,所有的矛盾与问题都会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