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是社会制度的改革
  • 时间: 2006-07-05 09:15:5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专讯    点击:
  • 在经济决定论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只要中国有了钱,我们就能提高国内外政治动员能力。但历史事实证明,并非如此。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水平远低于现在,但国内动员能力却高于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后期之前,中国经济水平也不如现在,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动员能力比现在大。目前,中国已是过剩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社会问题不是生产力低下,而是社会体制改革速度落后于生产力增长速度所导致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专家认为,解决国内社会的不和谐问题,事关提高政府国内政治动员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国际政治动员能力的基础。国际动员能力即指,当别的国家认为某国是代表人类正义的、代表世界进步潮流的、代表历史正确发展方向的时候,该国对别的国家就形成了政治号召力。国际社会如何认识中国,也是能否有效提高我们国际地位和国际动员能力的基础。当中国的行为模式被国际社会肯定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动员能力就会上升,中国提出的建议就能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反之,在开放的条件下,当国内社会不公正问题变得严重时,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政治动员能力就会下降。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已将建立和谐社会提上工作日程,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对外政策目标和四项政策。本届政府已为提高中国软实力提出了明确的策略方向。但是,以往20多年形成的向钱看思想观念还是社会主流思潮,在建立和谐社会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将有巨大的困难。多数人仍坚信提高生产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没有意识到社会和谐与否并不取决于社会财富量的大小,而取决于社会体制的公正程度,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制度改革跟上生产力的增长。因此,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是社会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