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岭南佳果”走出烂市怪圈
  • 时间: 2006-07-06 03:58: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道    点击:
  • “岭南佳果”荔枝今年已进入尾市,在过去近两个月的销售中,它一直保持较高价格,不同品种较去年高出30%到翻番以上。有关人士认为,水果加工业的兴起,对这种热带水果起到了明显的“托市”作用。 荔枝盛产于广西、广东、福建等热带地区,其中广西种植面积350多万亩。今年荔枝上市伊始就表现出价格坚挺。广西钦州市早熟品种“三月红”5月中旬上市收购价即达6.4元/公斤,单价比去年高出1元左右;5月下旬上市的“妃子笑”市场收购价更高达9元/公斤以上;北海市曾获全国金奖的“鸡嘴荔”批发价15元/公斤,单价是去年的两倍。 使荔枝价格坚挺的主要因素是加工业的兴起。像几乎所有的水果一样,荔枝的销售也是先供应市场鲜果,价格下跌后才转售企业加工。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今年上马6条自主发明的荔枝剥皮脱核全自动生产线,公司以单价1.4元/公斤保价收购,但到目前只收购到30多吨,不到一天的加工量。总经理黄辛说,加工企业的保底价,使果农吃了定心丸,果农心中有数,敢于挺起腰杆与果贩讨价还价,一旦市场价格跌到1.4元/公斤以下,果农就会自发把果卖给加工企业。 广西1997年前后大规模推广荔枝种植,到2002年前后进入普遍挂果的丰产期,很快陷入“烂市”怪圈,2004年主要品种“黑叶荔”最低零售价跌至0.2元/公斤,抵不上收摘成本,许多果农干脆让荔枝烂在树上。近年来,各地陆续兴起以荔枝为原料的罐头、烘干、果汁、果酒等加工业,企业的保价收购成为荔枝烂市的“防护堤”。北海市种植业主陈业华说,由于浙江客商在钦州市投资兴建烘干厂,周边地区“鸡嘴荔”的批量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10元/公斤以上。 记者同时了解到,在2004年荔枝“烂市”后,广西、广东不少地方的果农纷纷砍伐荔枝树,将果园改成经济林,看到今年荔枝价格飙升,一些农民后悔不迭。有关人士认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缺乏统筹指导和具体的政策扶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