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亮剑出鞘护胶园
  • 时间: 2006-08-31 09:00:4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利益与责任同步,教育与管理齐下,全场外防与打击并重。”这是东太农场今年护林保胶实施的举措,也是他们护林保胶亮出的利剑。   利益与责任同步   力促胶工“不想偷”   地处琼海、琼中、屯昌三市县结合部,与琼海会山、石壁、龙江、阳江四镇毗邻的东太农场,有16个农村1万多人口“插花”境内。有6000多亩农村胶园、1.4万亩非国有自营胶园及周边30个农村的土地,与农场国有胶园和国有土地毗邻交错。复杂的地形地貌,给该场的护林保胶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针对这一实际,该场首先亮出了护林保胶第一剑――利益与责任同步,力促胶工“不想偷”。   在利益分配上,他们坚持合理的分配政策。认真执行省农垦总局和海南橡胶集团公司关于胶工收入占干胶销售价24%的胶工分配政策。今年,在确定胶工干胶计酬单价时,农场以每吨2万元作为测算基础,确定干胶单价为每公斤4.8元(其中分离出每公斤0.8元作为胶园管理费用;每公斤0.4元与胶工全年保胶工作挂钩)。2006年,预计胶工人均产胶2.2吨,胶工年收入可超万元。加上1~4月,胶工清理风害胶园木材均收入的3000元,胶工全年岗位收入将在1.3万元以上。大灾之年,能有如此高的收入,从利益机制上确保了胶工不想偷卖胶水。   在胶工责任上,该场把责任与利益结合起来,强化胶工保胶责任。为了加强胶工的保胶责任,该场对胶工实行“五统一”和“五不准”管理(即统一割胶区域,统一割胶时间,统一收胶时间,统一运胶路线,统一涂药时间和不准使用没有个人姓名及编号的胶桶,不准将胶水、杂胶运回家或在其他地方停留和存放,不准随意越岗越位割胶,不准私自窝藏胶水、杂胶,不准有意漏收岗位胶水、杂胶)。全场830多名胶工全部与农场签订了《护林保胶责任书》,明确奖罚责任,加大胶工欠产处罚力度,用经济手段促使胶工不想偷。对胶工个人完成干胶生产计划低于本队干胶完成比例5~10个百分点之间的,按每公斤5元处罚,低于10个百分点以下的按每公斤10元处罚。胶工在算帐对比,权衡得失后普遍认识到,偷胶遭处罚,又触犯法律,划不来。进一步从思想上确定了“不想偷”。   教育与管理齐下   彰显群防威慑力   “狠抓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是预防和打击偷胶卖胶行为的有力举措。”这是该场场长周少波在2006年垦区护林保胶现场会上介绍的经验。为使橡胶生产大军同时成为防护大军,农场从胶工、干部、胶水三方面着手,亮出了护林保胶的第二剑――教育与管理齐下,彰显群防威慑力。   召开千人大会,开展案例教育以及宣传教育等群众性活动,大造群防声势。充分利用内部偷胶案例进行教育。农场每抓获一个内部偷胶人员,就在案发作业区召开全区胶工大会,宣布处理结果,彰显法规威力。今年以来,已召开此类案例现场教育大会9次。召开干部职工参加的千人大会,邀请琼海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司法局长、市保胶指挥部、农垦办事处领导等为胶工上法制课,增强胶工的法制意识。几个月来,已先后组织宣传车下队下村宣传护林保胶法律、法规等内容累计达1个月时间,悬挂横额标语100多条、小标语2100多条,专题广播1个月;发放印制“护林保胶光荣,偷胶毁林可耻”字样的胶工工作服。同时,组织各生产队抓好胶工之间的联防。在割胶至收胶水的3~4个小时期间,各队建立了胶工联防制度,将本队树位连片的3~5名胶工划分为一个联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轮流看守胶水,有效防止了胶水被盗现象的发生。   硬化干部保胶管理,夯实群防基础。农场建立了干部夜间下队保胶制度。在实行原有的区队干部分工包户,机关干部上午下队保胶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干部夜间下队保胶制度。即每次涂药的头三刀,机关、直属单位、区队组织男干部夜间3时30分分组上林段保胶,女干部5时30分分组上林段保胶。割至四、五刀时则根据保胶工作需要而定。由于党政主管带头,干部夜间下林段保胶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涂药头三刀里,只要夜间打区队干部的手机,他们都是从漆黑的林段中走出来的。同时,建立了保胶与工资挂钩制度,将干部收入的20%与保胶工作情况挂钩计发。此外,该场还健全干部保胶工作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和干部保胶督查制度。对干部的保胶工作提出了六方面的要求,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干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扣发保胶工资和就地免职等处罚。   细化胶水动态分析,加大群防力度。一方面,他们抓好胶工每日产胶动态分析,统一印制胶工日产鲜胶分析表,发到各生产队,由队业务干部记录胶工当日胶水产量,胶工产量及产量增减幅度对比情况一目了然。队长随身携带,能够及时发现表中所体现的反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另一方面,抓好胶工周期(15天)产胶动态分析。即每涂药周期结束后,将各队胶工每日产胶动态分析汇总表,集中到派出所、保胶办,对胶工上下周期同刀同树位的产量进行分析。产量变化不正常的胶工要说明理由。理由不充分者要接受队或派出所、保胶办进行了解、调查与教育。今年以来,全场以产胶动态分析为线索,对可疑对象进行跟班查产260人次,进行警告谈话32人次,收回产量变化出现若干次很不正常岗位的胶工3人,发现可疑对象并进行跟踪埋伏抓获的内部偷胶人员有6名。   外防与打击并重   构筑保胶“防火墙”   在奠定护林保胶坚实基础的同时,东太亮出了护林保胶最有力的一剑――外防与打击并重,构筑保胶“防火墙”。   场镇共建、队村联防。该农场主动与毗邻的会山、石壁、龙江、阳江等4个镇开展护林保胶联防,签订了《护林保胶联防公约》。还有11个生产队,与毗邻村签订了《护林保胶联防公约》。他们每月与镇领导、镇派出所领导座谈1次,互通情况。镇领导、镇派出所也积极派人随农场人员,深入到农村,协助农场开展的宣传、抓捕、取缔非法收胶点等行动。   建立护保信息网络。为随时准确掌握外部不法分子偷胶信息,提高“防外”效果,场派出所和分公司治安联防大队,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在16个苗村和毗邻的30个乡村建立了90多个长期固定的信息收集点,给予提供情况者奖励。今年来,信息收集点先后为农场提供有效信息37条,农场成功抓获外来偷胶分子11人。   搞好“三统一”(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工作,密切场镇关系。近几年来,农场依法建立了8个民营橡胶收购点,坚持薄利多收,价格随行就市,保护胶农利益的原则,收购毗邻村的民营橡胶。从内部堵住了偷卖胶源头,从外部减少了偷卖胶隐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场增产的双赢目标。   此外,农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尤其是今年以来,他们集中所有兵力,分批轮番作战,每天,由7名干警带领80多名专职保胶员组成的9个班,分头在护林保胶问题较多的村、队进行巡逻、埋伏、抓捕。100多名机关、直属单位干部组成11个组,120多名区、队干部分成6个组不定时、不定点的在重点林段、关键路口、桥头、渡口巡查、埋伏,成功破获十四队外来偷割团伙案、十三队团伙盗胶案及十八队盗窃橡胶原木团伙案等重大盗胶毁林案件。1―7月份,全场共查处涉胶案件26起,打掉偷胶团伙3个,取缔非法橡胶收购点11家,抓获盗胶分子32 人(进行治安拘留2人,刑事拘留10人,其他处理20人)。有力地打击了偷胶分子,稳定了护林保胶局势。       (本报记者 李桂金 通讯员 程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