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灾后恢复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 时间: 2006-08-07 09:55:24    作者: 潘亚圣(黄岭农场场长)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去年,“达维”台风是黄岭农场建场以来风力最大、创伤最重、损失最多的特大灾害,当年干胶产量比灾前的2004年减少35.5%,一下子退回到1989年的产量水平。我们认为,巨大而复杂的灾后恢复工作以及灾后出现的诸多矛盾,对农场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于是,我们在对各种矛盾作出科学判断的同时,拿出超常的毅力和适应橡胶灾后恢复的重管精养措施,使灾后恢复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首先,党委领导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重灾已把农场拖入了非常时期,如果采取常规的手段和措施,就很难摆脱困境。在这个考验执政能力的关键时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灾后恢复工作的大局,统一思想,精诚团结,不气馁,不争论,不回避矛盾,拿出非常时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拚搏精神,带领全场职工开创灾后工作新局面。在管理上及时推出以重管精养为核心的恢复措施,重管就是加大对橡胶的投入,强化各个环节管理措施的到位,让胶树尽快摆脱灾害困扰恢复产能。在制订重管措施时,需要面对的是收入减少与投入增加的矛盾,我们深刻认识到灾后第一年的恢复将直接影响到今后若干年的恢复效果,如果屈从眼前的经济困难,在重管措施上缩手缩脚,将是非常时期管理上难以挽回的一大缺失。在投入增多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除了压缩其他开支全力支持橡胶灾后恢复外,农场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捐款扶救橡胶的实际行动,向全场职工表明了农场党委搞好灾后恢复的坚定决心。干部的带头作用,促使广大职工纷纷掏钱买优质农家肥给胶树施肥,大大提高了胶园管理的质量。精养就是要让全体胶工深刻认识到,灾后的胶树是需要特殊保护的,一定要坚持割胶规程不动摇,绝不允许在受伤累累的胶树身上加刀、加药和强割,让胶树在量产的同时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同时加强职工队伍爱场、爱胶、爱岗的教育,牢固树立橡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上半年,在全场职工的积极参与下,重管精养措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产能逐渐恢复,生产秩序井然,而且让全场职工在非常时期上了一堂重管精养的爱胶课,较好地打开了灾后恢复的新局面。   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产量下滑。我们在长期与台风的斗争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台风当年看到的只是满目苍痍的残酷现场,第二年才能从橡胶大幅减产的现实中悟到台风真正的破坏力。“达维”当年干胶比往年减产35.5%,进入2006年上半年,干胶产量比灾前的2004年上半年减产45.7%,这是灾后第一年恢复和工作安排必须遵循的的客观规律。据此,我们在组织灾后恢复的工作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尊重自然规律,在承认减产不可避免的同时,又相信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可以有效地抑制橡胶产量大幅下滑,于是坚定地采取非常时期重管精养的过硬措施。我们除了结合冬春管理,在施用1200吨橡胶专用肥的基础上,增加购买2000多吨滤泥、500吨优质有机肥加强重管精养力度,同时发动全场职工献肥献计,提出每个职工用3个月业余时间高标准培养高产树90株的动员令,全场职工积极响应,纷纷自己掏钱买牛粪和优质农家肥用于培养高产树,保证每株施优质农家肥25公斤以上,全场上下掀起了重管精养的竞赛热潮;同时做出了用3年时间完成开割胶园的“三保一护”的安排,今年上半年已高标准完成19万株扩行工程,重新夯实增产基础,为灾后胶树产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今年胶园的管养投入是近10年来最多的一年,也是发动群众参与灾后自救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为今后数年的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样,上半年完成干胶443吨,完成计划比全垦区平均完成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在被动中争得主动。紧接着通过总结十队、六队重管精养的成功经验,召开了两次现场会,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七、八、九3个月产胶600吨为目标的劳动竞赛,决心通过主观努力最大限度抑制橡胶产量下滑。    “胶工伟大,割胶光荣”,前者表明胶工是农场生存与发展的顶梁柱,后者表明割胶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特殊职业,不管从经济角度还是职工队伍稳定角度看问题,胶工的精神状态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胶工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农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灾害使橡胶生产受到重创以后,更要全心全意依靠胶工,让胶工真正当家作主,撑起灾后恢复的重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灾后恢复工作中,把胶工队伍稳定当做灾后恢复和搞好护林保胶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灾情民主评议,及时调整了割胶承包岗位,在株数和产量都不同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联产单价,分配上进一步向胶工倾斜,上半年胶工月平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50至200元,其中5月份有70%胶工拿到千元以上的劳务收入,最高的达3000多元。为了关心和照顾胶工生活,今年春节,场领导分头到每个胶工家中拜年并发给慰问金,感谢胶工为农场做出的巨大贡献。为了改善胶工劳动保护条件,发给每个胶工两套工作服、一套胶布雨衣、一双水鞋。每月发一箱快速面,还发给每人一瓶食用油,逢年过节分食品,胶工都比其他职工拿得多。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落实分配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用心解决胶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胶工的心里,树立护胶光荣、偷胶可耻的荣辱观,用主人翁精神筑起一道适合时代特点的思想防线。我们的来朝队是30年前并入农场的苗村,在省农垦总局的支持下,局、场两级共投入了40多万元建桥修路,解决了苗村世世代代行路难的问题,还帮助新村、牛坡园两个苗村改造30套危房,使并场队在感情上真正融为一体,营造爱场爱胶的和谐氛围,并场职工发自内心给省农垦总局领导写感谢信。    偷胶卖胶是农场内部管理上的一大缺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护林保胶搞不好的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胶工的关心力度远没有达到让每个胶工真正当家做主的程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和反省。我们在护林保胶工作中,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重塑胶工当家作主精神上面,生活上关心体贴,思想上帮助全体胶工树立护胶光荣、偷胶可耻的荣辱观,营造爱场、爱胶、爱岗的氛围。同时,坚持与毗邻乡镇联防联治,今年农民进入农场胶园偷割抢收的现象比去年明显减少,护林保胶工作一直在我们的有效控制之中,而且形势变得越来越好。    “达维”造成我场的橡胶产量倒退了16年,恢复工作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是对我们各级领导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决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灾后恢复工作的全局,尽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抑制橡胶产量下滑,争取尽快恢复到灾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