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改革组合拳夯实“十一五”发展基础
  • 时间: 2007-01-22 03:18:4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2006年末,省农垦总局正式批复,同意由南田农场改组成立海南神泉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垦区朝专业集团公司改革方向迈出的又一个步伐。在此之前的2006年2月、7月,海南农垦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畜牧集团)及海南农垦万嘉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万嘉果公司)先后组建。   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06年度,省农垦总局按“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组建专业集团公司,积极推进直属工商业改制,完成西培并场队退场改革试点,打破人才体制坚冰,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及370多名本科学历的分公司经理助理……   垦区开局之年的改革系列动作,奠定了“十一五”发展的思想、体制基础。   新的改革观:组建专业集团公司,架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政社企分离   海南农垦给外界的形象是一个集文化、经济、社会事业于一身的“小社会”。为了扭转定位不清、政社企合一、职能架构重叠的体制积弊,历届总局领导班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现任领导班子,提出了“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的改革发展思路,并在2005年3月成功组建了海南橡胶集团公司,经过近2年的运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年初召开的海南农垦工作会议,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体制高度,对于已进入运作发展阶段的海南橡胶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思路则提出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代表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机制,理顺集团公司与农垦总局、分公司、存续农场,分公司与存续农场等的关系。   在相继完成畜牧、万嘉果、神泉三大专业集团公司的组建工作外,垦区同时基本完成了木业、旅游、房地产、药业等专业集团公司的组建准备工作,预计在2007年上半年挂牌运作。据悉,畜牧、万嘉果等7大专业集团公司将借鉴橡胶集团公司的运作经验,形成以专业集团公司为主要龙头,连结农场生产基地和职工家庭以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挂牌运作的畜牧集团和万嘉果公司均取得一定成效。万嘉果公司总经理庄义民介绍说,新体制运作的第一年公司农产品销售创下历史新高,销售总额达到2250万元;经营的海南农垦北京度假中心扭亏为盈,获利180万元;南海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畜牧集团总经理许才秀告诉记者,一年来,集团已注册成立了中建有限公司等7个子公司;建了5个大型养猪场;编制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总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目的,采取租赁、拍卖、转让等一系列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直属工商企业改革,以2997.06万元作价,一次性整体转让了红华糖厂。   新的人才观:科技与人才服务于打造海南经济“航空母舰”的战略目标   打造海南经济的“航空母舰”,是2006年初海南农垦工作会议提出的战略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农垦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三大战略”,科技与人才兴垦是其中之一。   2006年年初,挂牌成立的海南农垦科技创新中心和海南橡胶集团科技研发中心,是“科技与人才兴垦”战略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为了从整体提高垦区经济组织的国际竞争力,总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并提出了“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口号。近两年,已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8名在各自领域较有建树的博士生、博士后和博士生导师以及27名硕士生,确定了病虫害防治、低产胶园改造等近10项国内橡胶技术难题的攻关项目。其中橡胶死皮树恢复割胶试验获得初步成功,标准橡胶浅层自动调控烘干生产线已投入使用,使橡胶干燥能力提高4倍,属国内首创。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4月,垦区打破人才体制坚冰,一举引进3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担任海南橡胶集团公司分公司经理助理。有评论指出,此举创下了海南农垦54年创建发展史中诸多第一:引进人才人数最多、范围最广、专业最齐全。目前,这些分公司经理助理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   在人才使用上,2006年度垦区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重视培养和从内部选拔任用人员。继续实施干部培训教育“千百万工程”,全面提高垦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各类人才1000多名,积极搭建人才创业、就业平台,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的机制。   省农垦总局主要领导曾向一国家级媒体的记者介绍说,对于力争打造海南经济“航空母舰”的海南农垦来说,人才是头等大事。      新的发展观:以和谐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   去年11月,省农垦总局在南田农场召开“构建和谐农垦,推广南田经验现场会”。这是2006年度,垦区高层以和谐促发展的决策思路中一件尤为值得一提的大事。   这次会议以现场参观、分组讨论和大会总结的方式,诠释了发展与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和谐,不会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会有和谐。并向与会的200多名垦区各级领导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以和谐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   2006年,在垦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呈现增长性发展。但2006年也出现了不和谐之音:儋州部分农场发生了并场队“退场分胶”事件。事件发生后,总局党委高度重视问题的解决。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局长吴亚荣多次深入现场解决问题。总局组织强大的工作组,进村入户、坚持不懈地开展政策法制宣传,先后进行了西培并场队退场改革试点、西联和西培农场并场队国有开割胶园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西培等5个农场采取岗位化小、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等方面的措施,帮助并场队职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积极为并场队职工办好事实事。多方筹资解决并场队职工群众养老保险、岗位调整、就业、帮贫济困等问题。拨出专款支持西培等农场未退场的并场队进行文明生态队(村)建设。目前,5个农场正在掀起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抓手,多管齐下,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高潮。西联的转制队红湖队的文明生态队建设已接近竣工,西庆农场有关转制队的文明生态队建设规划已完成……       (本报记者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