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桂林洋做活“大学城”10万人的大生意
  • 时间: 2007-11-29 08:49:0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李桂金 通讯员 王定烨 吴海杰)日前,桂林洋农场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举措,其中最为精彩、最具桂林洋特色的就是“利用大学城加快步伐兴建的有利时机,为10万人服务,做10万人生意,赚10万人的钱”。   桂林洋农场是海南农垦的第一个经济开发区。2002年12月,新组建的农场领导班子对开发区进行重新定位,确立了“确保开发区品牌地位不动摇”的思路。近几年来,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用足政策,成功地实现了海口市政府有偿回收开发区闲置建设用地使用权、引进桂林洋高校新区项目发展高校新区后勤服务产业、推进万亩大田洋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等等。2007年3月,在国家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中,桂林洋被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批准为海南省仅保留的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使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桂林洋,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桂林洋人结合农场改革发展思路和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省五届党代会精神,并就“把科学发展观用于农场各项改革”的问题,提出了农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准大开发、大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走大开发、大建设和城市化道路不动摇”等“六个不动摇”;做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局工作部署,思想措施到位;加快城市化进程措施到位”等“十个到位”;解决好“及时兑现农场用地过程中粮差、自留地、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等各项补偿;逐年恢复养老保险”等“十件实事”,全面推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该场引导干部职工转变建设观念、管理观念、开发观念、市场观念,并瞄准高校区建设上规模后10万师生进入桂林洋后带来的巨大商机,提出了“为10万人服务,做10万人生意,赚10万人的钱”的经营口号,掀起“打造高校后勤服务经济新板块,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商贸流通新体系,壮大水电、机械服务板块”的高校经济热潮,鼓励职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思维方式,敢于尝试,积极投身到二、三产业的发展,充当起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头军和主要力量。桂林洋农场贯彻十七大精神提出的发展思路,使全场干部职工的精神振奋,大家都认为,桂林洋的明天肯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