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制经济要成为垦区最具活力的经济
- 时间: 2007-03-15 09:02: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范晓全)3月8日至9日,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在垦区东方片生产现场会上强调指出,股份合作制经济要成为垦区最具活力的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要以产业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利益为共同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要通过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使资本、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广泛参与分配,推动国有、集体、个体经济在垦区竞相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职工增收渠道,促进垦区非胶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3月8日、9日,公爱、广坝、红泉农场的职工们刚刚过完今年春节长假上班,张力夫就和省农垦工会主席林芳明一道,来到这3个农场,参加农垦驻东方办事处组织召开的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张力夫一行深入到养殖场、橡胶园、香蕉园和职工家中,与职工进行广泛交谈,详细了解橡胶生产和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情况,对如何发展生产、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维护垦区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张力夫指出,要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使之成为垦区最具活力的经济。近年来,广坝农场职工股份制经济发展迅猛,该场先后由职工入股组建了4个股份制公司,从事土方工程、香蕉种植、养殖兔子等产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红泉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职工自营经济活力迸发,其产值已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从广坝、红泉的实践经验来看,股份制经济,在垦区以种养业为主体的职工自营经济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各单位要积极引导和扶持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垦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在发展股份制经济中,产业选择一定要慎重,要看准,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产业。要通过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让职工真正得到实惠,这样,股份制产业就能得到良性发展,股份制经济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张力夫强调,股份制经济要发展成为解决职工就业、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载体。将股份制经济引入职工种养业,能够有效地解决土地零散经营、产出率不高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起来的种养联合体,可以解决在自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分配不均等问题,可以通过资本、劳力、技术入股,使职工拥有一份产业和股份,解决职工就业问题,拓宽职工的增收渠道。在发展股份制经济中,要注意股份的构成比例,要以职工为主,广泛发动职工入股。领导干部要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入股,所占的股份比例不能太大,要避免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多占地、多占利、与民争利的现象发生。股份制企业要有积累,要留足滚动发展资金,不能分光吃光。同时,股份可以继承和内部流转。
张力夫指出,股份制经济要发展成为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发展股份制经济中,通过现代化的组织形式,以资本为纽带,以利益为共同体,引进移植一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经营管理股份制企业,使股份制经济充满活力,从而提升职工自营经济的管理水平。各级领导要积极倡导和主动适应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要转变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主动转变管理职能,从用行政手段管理向用市场手段管理的方向转变。要实行宏观管理,搞好规划和服务,促进职工自营经济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要通过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型管理人才,培养出一批学科技、用科技的实用型科技人才,培养出一批了解市场行情、勇闯市场的经纪人。
张力夫强调,股份制经济要成为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发展自营经济中,股份制经济要成为吸纳民间资本、整合土地资源、连接农户与市场、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的助推器。要正确处理土地分配中的遗留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土地分配政策,基本保证每户职工家庭拥有几亩土地,让职工共享国有生产资料和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建立各种协会,注重科技服务,发挥民间科技人才的作用,促使产业升级。要像南田农场那样,具有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培育,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要发扬农垦人互帮互助的精神,先富起来的职工,要对困难户给予资金、技术、种苗上的扶持,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张力夫还特别强调,橡胶主业千万丢不得,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高橡胶产业的产出效益,确保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张力夫还就对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维护垦区稳定等工作讲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