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橡胶现代企业集团
  • 时间: 2007-09-11 02:50:3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2005年3月31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此举是海南农垦推进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凸显了海南农垦致力于整合海南天然橡胶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橡胶现代企业集团的决心和信心。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海南省农垦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将所属与天然橡胶业务相关的全部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中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南星仕达实业有限公司、中联橡胶(集团)总公司和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发起人以现金出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天然橡胶种植、加工、销售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产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31.45亿元,总资产56亿元。拥有橡胶园362万亩,年产干胶23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的40%多,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   橡胶集团在两年多来的运作中,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现了一些亮点,具体表现在――   调控能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增强。2005年,百年未遇的持续干旱和风力达到16级的强台风,造成了海南垦区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在特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针对各分公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资金“蓄水池”的作用,积极筹措和及时拨付资金,保证了生产、生活资金,稳定了职工队伍。2005年10月,橡胶产品价格开始下跌,集团公司根据市场分析,减少了橡胶产品销售,在两个多月没有成交橡胶产品的情况下,集团公司通过资金储备,下拨了2.7亿元的资金,确保了橡胶分公司的生产生活资金,保证了垦区过好“两节”。资金调控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2005年,集团公司在减少干胶销售近10万吨,销售收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用于新植橡胶、超龄橡胶落后苗的改造、橡胶加工厂的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资金等累计15亿元,集团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夯实。同时,由于采取了大宗物资集中采购,采购成本实现下降。仅2005年集团公司在全年5000万元的橡胶加工设备采购中,就至少降低采购成本13%。   成本意识提高,管理成本下降。橡胶集团成立后,集团总部是结算中心和利润中心,分公司则是生产车间和成本控制中心。为了有效地控制管理成本,集团公司对分公司实行成本核算,按总公司核定的吨干胶生产经营成本,下拨各种生产经营及投资资金给分公司。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后,各分公司的成本意识加强,处处讲成本,事事讲节约渐成风气。特别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各基地分公司按照“保生产、保生活、保稳定”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坚决压缩各项开支,强化资金调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了下降。   围绕市场加工,产品结构优化。组建橡胶集团后,不但橡胶加工布局调整步伐加快,而且橡胶加工厂从过去的为农场加工,转为为市场加工,产品始终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什么产品最赚钱,就生产什么产品,从而使产品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集团公司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生产经营的经营宗旨得到了展现。2005年,集团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增大了乳胶的生产量,全年共生产乳胶7.2万吨,占干胶年产量的26%,高于2004年的15%。2005年仅加工增值一项,集团就新增加利润1500万元。   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集团公司在建立健全公司人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基础上,加快了引进人才的步伐。公司先后在西安和海口等地,举办了多场应届大学生招聘会,参加在北京等地举行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公司先后引进包括博士生导师、博士、硕士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84人,向全国各地招聘了300多名本科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基地分公司担任经理助理。   今年5月,省农垦总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充分肯定了海南农垦推进橡胶产业集团化、股份化、产业化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集团公司朝着上市公司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将集团公司打造成业绩优良、管理一流的中国最大的橡胶现代企业集团。同时,针对橡胶集团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台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橡胶产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坚持集团化改革的前提下,本着放权让利,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公司与基地分公司的职能职责,调整公司与基地分公司、基地分公司与基地分公司之间的分配关系,赋予基地分公司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意见》明确规定,从2007年起,橡胶公司对基地分公司实行“分级上缴,超收分成”的管理模式,鼓励基地分公司多产胶。对于生产成本高于公司核定平均成本的困难企业,超出的成本部分视不同的情况而定,公司最高承认30%。《意见》要求基地分公司要建立自负盈亏的机制,对分公司的生产任务和成本控制负全责。《意见》赋予了基地分公司分配自主权、物资采购权、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权。          (本报记者 易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