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
  • 时间: 2008-01-09 02:29:5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杨平昌 通讯员 王录勇 徐海鹰)“海南农垦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是1月4日,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国务院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廖晓军在海南农垦调研时强调的一段话。他要求,海南农垦在体制上要融入地方,管理上要融入社会,经济上要融入市场,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再创农垦新辉煌。   深冬的海南,气候依然温暖。1月4日上午,廖晓军一行在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方晓宇,省政府副秘书长宋攻文、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局长王一新,省财政厅厅长陈海波,省农垦总局副局长郭奕秋、林芳明,省农垦总局巡视员符孟彪等人员的陪同下,深入到垦区的三江、东红、南海农场进行调研。   在三江农场朝凤村,廖晓军一行现场察看了职工群众的饮水情况,还深入农田了解水利灌溉情况。在该场的文明学校,看望了在职和退休教师。每到一处,廖晓军都与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亲切交谈。当看到当地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较为困难时,廖晓军深表同情和理解。特别是看到该场文明学校的老师们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时,感叹之余,他当场向学校老师赠送了慰问金,并与财政部其他5位同志捐款2000元,为学校购买一台电视机。   当日下午,廖晓军一行风尘仆仆来到东红农场一队的橡胶园,了解胶工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现场观摩了胶工的割胶演示。接着,又来到南海农场示范茶园,了解职工茶叶生产、收入情况;到该场六区五队卫生所察看了职工医疗设备;看望慰问了该场低保户符秋玉和全国劳动模范麦翠花。随后,在职工林荣忠的家庭小院里,廖晓军与闻讯赶来的退休干部、教师、劳模及职工群众促膝而坐,嘘寒问暖。从工资收入到家里的日常开支、市场的物价,从看病就医到子女上学,他仔细倾听了大家的心里话。廖晓军动情地说,眼下大家的困难还不少,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让农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建立好的经营机制,让职工群众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廖晓军说,我国计划经济早已走入死胡同,而海南农垦还存在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农垦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很大,但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使公共财政的阳光难以普照农垦。进行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而且以后对农垦的投入会越来越大。相信,有了中央的支持、省里的扶持、农垦总局的新举措,三五年后,海南农垦一定会大变样。    1月5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会见了廖晓军一行。副省长陈成主持召开了省委、省政府有关厅局和省农垦总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方晓宇和王一新分别代表海南省和农垦总局,就农垦改革和农垦当前所做的工作向廖晓军一行作了专题汇报。   廖晓军在认真听取汇报后说,通过到农垦调研和听取汇报,收获很多、感触很深。特别是在与基层职工群众的接触中,感觉到农垦的改革正在深入人心,一些改革的基本思路都已经形成体系。无论是海南省,还是省农垦总局都为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廖晓军强调,一是无论怎么改革,对海南农垦为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历史贡献不能抹杀。二是当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要意识到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甚至是两步、三步。   廖晓军指出,海南农垦曾经是海南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在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了,主要原因就是落后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活,严重束缚了农垦人的手脚。政府办企业,无疑是为企业戴上手铐;企业办社会,又无疑是为企业戴上脚镣。而这次改革就是要彻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其改革的落脚点,最终是要让农垦在体制上很好地融入地方,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彼此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管理上融入社会,实现政企、政社和政事分开;在经济上融入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跨入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廖晓军强调,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农垦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让农场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得到实惠,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农垦方面要调整好心态,主动融入到海南经济发展的行列;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接纳农垦,全力帮助农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还要注重学习其他地方的改革经验。   廖晓军表示,中央财政一定全力支持海南农垦改革。在清理资产整体划转、核定基数全额下拨、过渡期补助以及专项资金的倾斜方面,只要合情合理,中央财政都会尽力而为。   廖晓军最后指出,海南农垦的改革只会成功,不会失败。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海南省对海南农垦的改革发展极为重视,正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海南农垦只要利用好自身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好的改革举措,一定会很快走出困境。三五年之后,整个海南都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