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中国报》:橡胶价短期续趋 明年次季有望转晴
- 时间: 2008-10-27 10:01:3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马来西亚《中国报》新闻网 点击:
- 金融危机除了冲击股市,也加深全球经济衰退疑虑,综合经济学家及业者意见,原产品如天然橡胶及棕油价格,短期内料受股市及经济宏观因素所牵制。
华总青策略研究局主任兼东方策略研究中心总执行长陈耀星博士告诉《中国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持续恶化,冲击全球消费需求,估计棕油及橡胶价格还会下滑。
“美国是全球最大进口市场,平均每年进口值达2兆美元(7兆令吉),对比中国仅进口近1兆美元(3.5兆令吉)产品,经济衰退势必影响深远。”
他相信,唯有金融危机较平稳时,原产品价格才会提升。
“至少明年次季以后,棕油及橡胶价格才会回升。”
亚欧美证券研究分析员王吉腾认为,一旦现有金融乱局稳定下来,预期原产品价格可在今年第4季回扬,但中期前景有待重新评估。
橡胶资深业者长流工业董事经理张喜平认同说,经济局势好转,才有助改善行情。他响应《中国报》提问说,消费意愿惨淡,加上胶价处于跌势,不少买家停止采购而使用库存来应付生产需求。“金融风暴引发消费者的恐慌情绪,消费信心受打击,只会加剧整个橡胶行情。”
美元贬值影响
他认为,胶价肯定会反弹,只是时机仍不明朗。
国际油价走势一般左右原产品价格,油价自6月份约146美元高峰期滑落后,橡胶和棕油价格也溃不成军。
陈耀星指出,目前油价每桶介于70至80美元的水平,正反映市场价格。
他说,少了地缘政治因素以及需求放缓,油价趋于较稳定水平。
除了油价趋跌影响原产品价格,他指出,令吉兑美元汇率走低,也是打压原产品价格主因。
王吉腾指出,全球美元资金撤返,是支撑美元目前走高的原因之一。
“但美元汇率潜在走低,相信有助提振原产品价格。”
橡胶棕油齐跌
根据大马橡胶交易及执照局数据,截至本月24日闭市,10月份20号标准胶(简称SMR20)卖方价为每公斤590仙。
比较9月30日的9月份卖方价为每公斤939仙;24天内价格差异高达349仙或37%。
泰国是全球最大橡胶出口国,随后为印度尼西亚及大马。
另一方面,大马衍生商品交易所的1月棕油期货,周五(24日)盘中一度挫12.4%至每吨1358令吉,为2005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闭市时,该期货挫10.3%至每吨1390令吉。
棕油期货价格今年迄今共下挫46%;国际油价年内下滑25%。
涉及行业范围广 胶价跌小园主观望
一名匿名橡胶相关行业业者直言,橡胶价格狂挫,小园主冲击最大。
他说,橡胶行业涉及范甚广,从割胶、收购胶水或胶丸、加工成半制成品等,价格各有差异,一旦胶价大跌,割胶工人及小园主影响最大。
收购价有差异
“若中国保持需求量,使SMR20橡胶出口价稳定在每吨4令吉左右,估计还能勉强维持园主生计。”
他指出,橡胶价格跌幅惨重,一些买家恐怕会拒绝收货,可能使出口商面对卖货问题。
他举例,若胶价跌至每吨6令吉,以前以10令吉买下期货的进口商,或拒绝履约、选择观望。一般胶价收购指标如SMR20标准胶定价,属于半制成品价格,此价格波幅将左右小园主可获得的胶水或胶丸售价。
再者,胶水及胶丸因湿度、干胶成分有差,收购商给予小园主的价格也各不同。
据本报侧面了解,橡胶行情惨淡,胶价一再走低,园主及收购业者皆采取观望姿态,小部分收购商甚至减少收胶,以把损失降至最低。
马印商讨良策 拟减产推高价格
印度尼西亚政府日前透露,将指示橡胶生产商减少割胶次数,将每两天割胶1次,减至每3天割胶1次,以减少高达30%产量和推高胶价。
印度尼西亚更计划和大马及泰国代表会面时,提出联合减产建议。
对此,小园主陈仕财认为,成效不大。
他指出,若经济陷衰退,相关行业及产品需求放缓,减少树胶产量也是于事无补,未必能提高胶价。
他说,更何况藉割胶寻生计者,不能为了刺激胶价而停止割胶。
尽管如此,南美州农民已对大幅下滑的农产品价格大感吃不消。
报导指出,由于现有农物如大豆及玉米价格疲弱,大幅侵蚀赚幅,南非农民已开始减少种植及施肥。
王志腾认为,此举将限制未来农产品供应,尤其是明年。
不过,我国、泰国及印度尼西亚,将在本月29至30日在曼谷会面,商讨胶价挫跌事宜。
原产品价格大跌 中国买家或违约
无独有偶,交易商消息指出,胶价大跌或导致中国橡胶买家,拒绝履行早前的合约。
“彭博社”引述泰国最大橡胶交易出口商Sri Trang(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士昌(译音)透露,胶价上月狂挫超过41%,中国橡胶买家或拒绝履行超过1万吨的橡胶合约。
他指出,由于到期移交的现货还是得卖给当地自愿买家,橡胶价格可能再度下滑。
“胶价再跌的话,可能有更多买家尝试不履约。”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1至9月间,共进口130万吨天然橡胶,按年扬升8.6%。
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一名不愿具名职员指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差距太大,本地树胶市场难以追上。
收支不成正比 小园主有苦自知
橡胶和油棕小园主异口同声指出,原产品价格自10月初大幅受挫,肥料及农药等成本却高居不下,使业者陷入收支不平的僵局。
据《中国报》了解,这些小园主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唯有减少施肥和施药,但此举长远可能影响未来收成。
多位受访小园主指出,橡胶和油棕果价格下跌,物价却没有下滑,业者被逼承担庞大的营运成本。
目前适逢雨季,为树胶低产量期,一般胶产歉收期,胶价多会走高,但受全球经济前景打击、需求不振,胶价不起反跌。
同时,棕油价亦直泻不止,目前期货价游走在1650至1700令吉之间,小园主的油棕果售价,更狂挫近1.7倍至目前每吨290令吉。
肥料成本涨
随着高肥料成本效应亦开始显现,一再加重种植业者负担,分析员王志腾指出,小园主可能因此减少施肥,如此一来可能影响明年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