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市场增幅回落 轮胎企业脱困要靠自主创新
  • 时间: 2008-10-08 09:26:17    作者: 范文清    来源: 中国汽车报    点击:
  • 9月20日,第15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暨创新成果展示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在本届研讨会上指出,今年以来,由于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暴涨,国际市场低迷,人民币汇率变动,工人工资上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轮胎企业发展形势严峻,内资轮胎企业只有按照自主创新的思路继续走下去,才能经受住考验,走出困境。 ■ 上半年增幅回落自主品牌企业表现优于外资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历年占全国轮胎总产量70%的45家大中型轮胎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这些企业的轮胎总产量同比增长12%,其中子午线轮胎增长19.9%,增幅同比分别回落了7.9和8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我国轮胎产量基数变大,今年上半年国内轮胎工业的增长速度尚属正常,轮胎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 令人惊喜的是,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轮胎企业的表现好于外资。据统计,自主品牌企业上半年轮胎总产量增长16.7%,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轮胎总产量增长7.1%,增幅同比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子午线轮胎增长34%,增幅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但子午化率达到72.5%,比去年同期净增10.5个百分点,斜交轮胎则减产14.9%。外资企业子午线轮胎总产量增长8.6%,增幅同比回落9.3个百分点,斜交轮胎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 作为轮胎工业中的重点产品全钢子午线轮胎,上半年总产量同比增长32.3%,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企业产量增长34.3%,增幅同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增长26.3%,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 从出口情况看,45家大中型轮胎企业上半年轮胎出口交货总量同比增长了10.5%。其中,出口子午线轮胎占轮胎交货总量的85.4%。自主品牌企业上半年轮胎出口交货总量增长了15.7%,外资企业增长了5.5%。子午线轮胎出口交货总量同比增长14.4%,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增长23.7%,外资企业增长5.7%。从企业效益看,45家大中型轮胎企业轮胎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2%,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增长27%,外资企业增长12.3%。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轮胎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高附加值轮胎产品的出口量在逐步增加,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鞠洪振说。 ■ 5大难题制约轮胎行业发展 鞠洪振在本届研讨会上指出:“尽管上半年我国轮胎行业经济总体走势平稳,但是来自原材料、企业品牌、企业管理、国际市场、国家政策等5个方面的难题仍然制约着我国轮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鞠洪振说,首先,我国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大量依靠进口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势必增大企业风险。目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试图与东南亚产胶大国建立对话机制,通过集团采购和联合采购的方式,按行业制定的自律规范加工、进口复合橡胶,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也要积极扩大合成橡胶的来源,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走出去,到天然橡胶生产量大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独资或合资建立橡胶加工厂。 其次,我国轮胎企业品牌众多、鱼龙混杂,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育轮胎强势品牌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自主品牌轮胎企业在管理上与外资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在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和经营管理上下功夫。 在国际市场上,自主品牌轮胎企业仍处于低端产品的竞争之中,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每个自主品牌轮胎企业努力的方向。 鞠洪振表示,尽管轮胎行业不属于“两高一资”产业范畴,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较大,有污染环境的风险,如果轮胎企业不做好节能环保工作,轮胎行业也就没有出路。 ■ 自主创新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面对5大难题带给轮胎企业的发展瓶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认为:“轮胎企业只有树立服务于市场要求的自主创新观念,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轮胎,以适应用户消费,才能化解风险,扎实发展。” 鞠洪振说:“今年上半年,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轮胎企业在困境中坚持产品升级换代,坚持品牌培育,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前,国家要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企业只要按照自主创新的思路走下去,就一定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