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低迷沪胶后市继续寻底
- 时间: 2008-11-18 08:50:12 作者: 殷松玉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沪胶和东京胶继续弱势运行,上周沪胶跌幅3.1%,东京胶跌幅则超过5%。技术图形上看,沪胶主力0903合约周k线图所有均线向下,MACD指标中DIF和DEA均为负值,RSI指标中的三个参数有两个低于20,预示市场极弱。从价格结构看,沪胶所有活跃月份合约价格呈现倒挂,中远期合约价格低于近期合约价格,表明现货供应略显紧张,同时也说明未来需求不容乐观。从基本面看,决定胶价未来走势的主要是原油、美元走势以及汽车行业的消费情况。
原油走弱,美元走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大宗商品原油自然首当其冲,短短4个月价格就从147美元/桶跌至目前的55美元/桶,跌幅达62.5%。技术图形上看,原油期货依然弱势运行,并受下降趋势线的长期压制。而在这次危机中唯一立于不倒之地的独有美元。由于美元的特殊性,它不仅仅只是美国货币的一个符号,更多地起到国际货币作用,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的情况下,美元可以作为一种相对较好的保值储备。因此,美元指数在这4个月中不跌反升,从72一路飙升至近两年内的新高88.14,涨幅达22.4%。从长期图表上看,它受到上升趋势线的长期支撑,有望继续创出新高。
汽车消费低迷,美汽车巨头陷入困境
据wind资讯,截至2008年9月,我国累计销售汽车722.92万辆,同比增速11.94%,增速连续6个月回落。美国汽车业的境况更为艰难,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0月美国汽车业工人失业达9000人。本月初有消息指出,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现金流告急,短期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的普遍问题。
国内天胶进口量同比增速逐月递减
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天然橡胶(资讯,行情)145万吨,同比仅增长7.6%,这一数据创下2008年以来增速的最低,并且连续7个月递减,其中10月进口天然橡胶16万吨,较去年同期仅增长2%。结合2008年前10个月的数据,不难发现10月进口量和当年累积量增速都呈下降趋势。另外,根据天胶进口规律,一般10月份的进口主要是8―9月份订的船货,那时天胶价格虽振荡并有向下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进口利润较高,但到10月份国际天胶价格低位振荡,导致国内贸易商违约增加,预计本月天胶实际进口量仍将减少,但降幅不会太大。
替代品合成橡胶价格优势明显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许多产品已经做到可以利用合成橡胶替代天然橡胶。由于合成橡胶属于石化类产品,因此合成橡胶价格必然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目前,原油价格已从高点147美元/桶跌至55美元/桶,生产合成橡胶的成本大幅降低,其替代天然橡胶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
日本天胶库存下行,沪胶库存平稳
根据TOCOM的库存数据,截至2008年10月10日,天然橡胶库存总量为4004吨,这一数据为近两年来的新低,而且比4月的高库存12546吨下降超过2/3。与TOCOM天然橡胶库存下降不同的是,沪胶库存近8周维持平稳,总库存量在58225―66605吨之间波动,预计在天胶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沪胶库存短期仍将维持平稳,TOCOM库存由于已经为近两年的新低,下跌空间有限。
天胶主产国10月纷纷计划减产
全球最大橡胶生产国泰国计划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削减50%的橡胶产量,鼓励农户减少割胶,产量大约削减70万吨,减产规模相当于泰国2008年约310万吨预估产量中的23%左右,另外,预计还将交易日减少为每周两至三天。全球第二大橡胶生产国印尼则计划今年削减橡胶产量30%,以抬高急挫的价格,并要求农户将割胶的频率从通常的每两天一次调整为每三天一次。如果上述计划能完全执行,将大为缩减天胶的供应量。
计划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橡胶行业
国务院近期确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有一项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各个行业的新购置工器具设备数据,按照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来计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预计橡胶制品业受益最为明显,受益百分比达14.3%。
综上所述,虽然天胶主产国10月纷纷计划减产、日本天胶库存下降、计划增值税转型利于国内橡胶行业,以及近期甚至到11月底泰国将持续雨季,共同对天胶价格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但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趋弱、美元走强、汽车消费低迷等因素共同对胶价产生利空影响。笔者认为,天胶近期横盘只是一轮急速下跌行情中的短暂休整,预期沪胶仍为空头趋势,并将继续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