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李晓擎:希望涌现大企业集团 主导车轮市场国际化
  • 时间: 2008-11-05 08:45:40    作者: 田立娜    来源: 中国汽车报    点击:
  • 对话人物――李晓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秘书长 编者按:中汽协车轮委员会2008年理事会前不久在天津召开。与会单位一致认为,今年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对车轮行业效益和生存造成了很大影响,一批企业将被淘汰,车轮行业面临重新整合。就此情况,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擎。 《中国汽车报》:首先请您谈谈车轮行业整合的背景? 李晓擎: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车轮行业自身发展需要整合。长期以来,车轮行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散、乱、差现象严重。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车轮企业为扩大市场,一直寻求资本多元化,产品和产量不断增加,但名牌产品非常少,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次,外界环境促使车轮行业整合。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车轮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车轮企业效益和生存带来很大影响,必然会淘汰一批企业。在这种形势下,提出对车轮行业重新整合是个比较好的时机。 《中国汽车报》:促使车轮行业重新整合的因素有哪些? 李晓擎:市场和资金是关键因素。汽车行业蓬勃发展阶段,车轮需求量很大,很多小企业盲目跟进投资。从年初开始,车轮行业市场萎缩,企业拿不到订单,生产成本上涨致使行业整体提价,小企业赔钱,投入资金无法收回,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以前可以从银行贷款,今年金融形势不好,很多小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一些无法生存的钢轮、铝轮厂相继停产、倒闭。 《中国汽车报》:我国车轮行业发展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李晓擎: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核心技术、制造设备、生产工艺。首先,我们与国外车轮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相差很大,包括设计能力、性能测试研究等。国内车轮都是来样、来图加工,真正经过自己设计被整车厂采用的很少。很多制造车轮的企业只是按主机厂要求的图纸生产,不了解核心的设计理念。其次,制造设备存在差距。目前,国内还不能供应符合汽车厂采购要求的钢轮,就是因为制造设备达不到国外供货标准。再次,生产工艺存在差距。以前,我们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理想和目标,仅限于满足国内厂家需求,所以生产工艺与国际水平差距大。 《中国汽车报》:请您谈谈车轮行业整合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李晓擎:我们希望涌现几家大的企业集团来主导国内车轮市场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能够以最少的整合成本,将中小企业兼并,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专业化生产。比如,现在有的大集团技术水平比较高,通过资本和市场方式运作,兼并一些中小企业,这样有利于车轮行业做大做强。 《中国汽车报》:车轮行业整合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方式整合? 李晓擎:车轮行业整合方式主要是关、停、并、转。我们希望尽量多并、少关、少停,希望能够以较低的兼并成本实现。因为如果把中小企业关、停、转后,会产生较大社会资源浪费。总之,希望整合的成本尽量降低。因为企业兼并后,设备仍能投入生产,社会资源和国有资产没有浪费。整合要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推进。整合以后,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集团企业有实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有些企业可以专门生产轿车车轮,有些企业可以专门生产卡车车轮,走专业化道路。 《中国汽车报》:企业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李晓擎:资金问题。如果大集团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应用到行业整合,那是最好的。尽管有些大企业有雄心壮志,但确实不宽裕,银行贷款非常难。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或者说有行业整合基金,银行等融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汽车报》:车轮协会将做哪些工作推动整合? 李晓擎:直观地说,协会是企业的牵线人,在企业整合过程中充当信息沟通平台。我们对各车轮企业发展和人员分布比较了解,可以为行业人才和企业提供信息。比如,企业倒闭肯定会有人才流失,可以通过协会寻求职位,企业也可以通过协会谈判兼并合作事宜。 《中国汽车报》:车轮行业整合将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什么进步? 李晓擎:整合有利于加强行业自律。简单地说,目前车轮行业出现不少问题,整合肯定会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有些技术落后、实力不强的企业会倒闭,车轮行业会重新洗牌。最近,奶粉行业的问题给车轮行业带来一些思考。如果车轮行业不自重,将来也可能面临奶粉行业的困境。近期,车轮协会准备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整合环境下,如何加强行业自律,把中国车轮产业做大做强,树立中国车轮企业名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