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莽崛起现代胶厂
- 时间: 2008-11-06 08:50:26 作者: 何文昌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3年前记者到这里看到的是一片荒莽红土地。3年后记者重新踏上这块热土,这里的变化真令记者赞叹不已:噍,荒莽地上崛起一座气势宏伟的现代化大型橡胶加工厂,高大宽敞的厂房里设备先进,机声隆隆,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忙碌着;离厂房不远处有一幢崭新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一排排设计新颖、刚刚竣工的居民楼错落有致;宽大的金福大道笔直平坦,大道两旁草坪青翠,路灯整齐;工厂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雅。这里就是海胶集团金福加工分公司――大型现代化橡胶加工厂。
■肩负重任 寻找出路
金福橡胶加工厂创建于2005年8月,它是海南农垦作出的“调整垦区橡胶产业加工布局集中办厂”决定后,在垦区新创办起来的14座大型现代橡胶加工厂之一。
熟悉海南农垦的人都清楚:海南农垦过去有86个橡胶农场,拥有87个制胶加工厂,这些加工厂由于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安全隐患多,效益较低,甚至污染环境严重,生产产品单一,形不成规模和品牌,致使橡胶产品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不改变这种“分灶”吃饭现状,垦区橡胶加工产业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出“拳头”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严峻的现实,省农垦总局的决策者经过深入的调查,果断作出决策:对垦区橡胶加工产业进行重大结构调整,改“分散”办厂为“集中”加工,计划将垦区87个橡胶厂调整集中为14座,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垦区橡胶全部集中加工的目标。
这是近年来垦区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也是传统粗放加工向现代精细加工生产的转变。这一决定作出后,曾一度在垦区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有的人产生怀疑,有的人顾虑重重,甚至有人公开反对。然而,海胶集团总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省农垦总局决定。2005年8月,公司任命以陈贻波为组长的3人组成的金福橡胶加工分公司筹备组,开始该厂的筹建工作。
当筹备组的人员满怀激情到这里走马上任时,眼前的现状让他们很困惑:这是一个无办公场所、无交通工具和无活动资金的“空壳子”企业。面对现实,他们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为了不负众望,在困境中杀出一条“生路”,他们只能“背水一战”。于是他们3人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荒地上把工厂创建起来。
决心已下,驷马难追。创业初期,他们不等不靠,始终对事业充满信心,每天早出晚归,全力以赴投入办厂创建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分公司注册和新老筹备组的移交工作。
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他们都放弃休息,坚守在工地岗位,经常晚上要加班加点,公司的各种会议,几乎都是晚上召开。为了解决办公场所,他们主动与红光农场领导联系,争取该场对他们工作的大力支持。红光农场把招待所值班室让给他们作为临时办公室,使他们创业办厂有了一个临时的指挥场所。于是,他们创业的蓝图就在这里描绘,由此并一步步地迈开坚实步伐。
■不畏艰难 抓好质量
创业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办厂初期,他们碰到的困难和阻力人们是难以想象的。该厂虽然已破土动工了8个月,但除主厂房下一点地基外,其他工程却是“涛声依旧”。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承包商想放弃工程不管。眼看离工厂投产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那时他们筹备组的人员心急如焚,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做承包商的工作。就在此时,社会上的各种冷言风语又多了起来:“要想集中办厂,有那么简单吗?”
“这回有戏看了,看他们怎么收场。”
听到这些消极的议论,以及看到他们的处境,好心的朋友和同事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他们反而冷静,不悲观、不气馁、不消沉,要在困境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进。
机会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公司领导多次找施工业主如土建、水电、钢结构、设备安装等工程承包老板面谈,讲清利害关系,争取业主支持;还主动帮工程队解决资金不到位的实际困难,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有时承包商为了个人利益,故意拖延工程,致使工程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又耐心做承包商的工作,不知有多少次他们不辞辛苦跑海口设法与承包商联系,有时找不到承包商,他们就到其家里等。2006年春节,为了完成工程工作,该公司领导班子还带领各部门主管到承包商家拜年,请求承包商尽快把收尾工程建好。他们的热情和举动深深感动了承包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节刚过承包商很快就组织力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施工中,他们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对工程质量从高从严要求,大到工程设计、施工,小到机械螺丝的固定都不放过任何一关。为了确保工程进度,该公司成立工程领导指挥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各司其职,将全部工作细化成12大项61个小项,实行项目问责制。每项工作根据责任大小,任务轻重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行全程跟踪,出现问题唯责任人是问。该公司主要领导每天早上以短会或单独约谈方式,对各部门前天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到工地巡查,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次公司领导检查工地时,发现干胶包装车间及仓库布局不合理,胶清过滤池、抽胶池设计不科学,马上请示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要求责任人立即进行整改,从而避免了经济损失,确保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安装设备是他们办厂中遇到的又一难题。如在安装车间两个配电房的设备中,施工方急于完工,对配电柜及线路的走向、铺设是否安全、是否便于操作及今后维修与抢修考虑不周,致使安装工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公司总经理陈贻波发现后马上提出重新安装,并亲自动手和工人一起干,解决了存在问题隐患,使电房的空间和布局既科学合理,又易操作和维修。
在建厂中,金福加工分公司的人员还处处为公司精打细算,严格把好每一关,尽量为公司节省开支。有一次公司购进新设备时,分管设备的公司领导在验收电线电缆时,发现各种电缆数量不够,经核对并与供应商交涉全部追回,为公司减少经济损失近10万元。在施工十分繁忙那段日子,该公司还组织员工积极为建设工厂做奉献。如搬运、安装机械重体力和技术性要求不高的工作,该公司就成立突击队自已装卸,自已动手安装;建办公楼搭建的脚手架遗留在工地没有人拆,该公司就组织管理人员顶着烈日自已动手拆搬。为了解决工厂由农业用地改为工业用地的土地变性问题,该公司领导先后用一个多月时间四处奔走,想尽各种办法,在地价提价期限截止的前一天办理完各种手续,为集团公司节约用地资金100多万元。经过公司全体员工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创业,一座年产干胶3.5万吨,总投资4000多万元,厂房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橡胶加工厂终于在荒莽上崛起,于2007年4月正式投入加工生产。
■效益显现 前景美好
金福橡胶加工厂担负着红华、红光、加来、昆仑、红岗和西达6个基地分公司橡胶原料的加工任务。它的建成是垦区传统胶厂向规模化、现代化胶厂的大跨越。
这座工厂的建成,由于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对公司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招聘的员工能适应现代橡胶加工生产的要求,该公司成立了人力资源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深入以上6个基地分公司的老胶厂,对招聘人员逐一调查摸底和面试,使公司招聘录用188名员工,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在工厂投产前,该公司还根据集中加工的特点,采取纵向跟踪,横向管理的思路,按照工厂“六线四室两站”即乳胶、胶清、标胶、杂胶、干燥和包装生产线;原材料、乳胶、干胶、废水化验室;维修站和废水环保处理站等岗位,对所属员工实行上岗前的严格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为橡胶集中加工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金福大型橡胶加工厂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它已显现出生机和活力,现在的烘干设备已由原来的老式砖窑改为全电脑控制的新型流水式烘干线;杂胶生产线已由过去的人工操作改为现在的全机械化作业;乳胶加工由原来的自流式改为现在由管道泵送;废水处理已由原来的自然氧化排放改为现在厌氧爆气处理循环利用的新工艺,日处理废水700立方以上,利用沼气进行干胶烘干,节约能源60%以上,目前废水排放达标,80%以上处理水回用,大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出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为海南生态省发建设作出了贡献。
现在该厂还能根据市场对橡胶产品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产品结构及加工生产任务,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大大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垦区做大做强橡胶产业,拉长橡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垦区橡胶加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开辟了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