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第9期 20081224)天然橡胶价格暴跌的思考
  • 时间: 2008-12-25 10:10:16    作者: 中橡市场信息部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        2008年8月开始,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到12月上旬,国标-5号胶价格已从每吨27890元的高位,下跌到目前12000元以下,跌幅高达57%。同期,国际胶价也从每吨3300美元,下跌到目前1450美元,跌幅超过56%,与国内橡胶跌幅基本一致。与天然橡胶关系密切的石油价格也从每桶147美元跌至目前不足50美元,跌幅大于橡胶。目前天然橡胶市场的状况是:需求萎缩低价无市,行情似如雾里看花,胶价以什么样的价位探底,胶市何时能恢复,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天然橡胶主产区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橡胶生产业主心里正在流血,情况令人担忧。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国天然橡胶市场1994年放开以来,笔者一直在市场前沿观察巿场变化的情况,并收集了大量数据,根据15年来的现货销售记录和市场表现,非常清楚地看到15年间形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其一,1994-1997年为市场放开,国产天然橡胶价格迅速与国际接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借助市场开放的推力,国产胶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价格接轨,而且延续了4年。4年间,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12316元,主产品国标-5号胶平均价每吨12254元,与执行多年的国家牌价相比,价格上涨了1倍多,取得了市场开放阶段性成果,橡胶生产业主从市场开放中得到了较大实惠,为巩固和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提供了强力支撑。

           其二,1997年9月-2002年9月为价格低迷阶段。 5年间,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8271元,同第一阶段对比,下滑了32.8%;国标-5号胶平均每8195元,同第一阶段相比较,下滑了33.1%。期间曾在2001年12月18日跌至谷底,每吨只售6150元,离执行多年的国家牌价6080元只有一步之遥。这波价格回落主要原因是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加上西方消费大国,利用长期把持的橡胶定价权趁机打压,把价格压低至30年新低,每吨只有473美元,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深受其害,马来西亚被迫停产、转产,该国天然橡胶产量由110多万吨骤减为50多万吨,全球天然橡胶产业面临大洗牌的危险局面。好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大产胶大国揭竿而起,决心改变长期任人摆布的被动局面,2002年开始研拟联合对策,2003年3月8日在巴厘岛召开会议,向全世界宣布正式成立国际橡胶联盟,会上明确指出:从国际橡胶联盟成立之日起,天然橡胶价格由产胶国决定,结束了橡胶定价权长期受制于西方消费大国的历史,在困境中开创了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新纪元,成为全球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发展新的里程碑,将对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三,2002年10月至2008年7月是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全面复苏并持续雄起的最好时期。6年间,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16417元,比第二阶段上涨49.6%,比第一阶段上涨33.3%;国标-5号胶平均价每吨15921元,比第二阶段上涨94.3%,比第一阶段上涨30%。期间,2006年综合干胶平均价首次突破2万元,同年5-6月间所有橡胶产品价格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主产品国标-5号胶最高价28900元,浓缩乳胶最高价每吨17940元。2007年天然橡胶借助2006年形成的超高价位顺势稳行,全年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达到20150元,仍比2006年高出0.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至此,人们清楚地看到,天然橡胶价格在2万元以上高位已经运行了两年,对2008年天然橡胶行情走势尽管充满着期待,但不少业内人士则持谨慎态度,担心出现价格回落。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一开市就借助去年收市前4天的利好行情,很快迈上23000元高位,并在27000元高位持续了两个多月,最高达到27890元,大有再创新高记录之势。海口交易厅综合干胶平均价最高曾达到25587元,比去年全年平均价高出27%,价格又在高位大幅上涨,如果把网外低价直销计算在一起,今年橡胶综合平均价还将超过21500元,仍是一个历史新记录。这种情况尽管许多业内人士感到突然,但同期的国际天然橡胶现货价格每吨3300美元,按选择关税粗略计算,两个价格基本同步和接轨,避免了担心升级。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亚洲风暴结束,全球经济迈上快车道,国际橡胶联盟抓住机会,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橡胶定价权,通过控制资源驾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使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变得勃勃生机,既履行了保护橡胶业主利益的宗旨和承诺,同时又推动了全球天然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正如诸多业内人士担心的那样,进入8月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全球股市全线暴跌。受其殃及,人们对橡胶长期需求的前景产生优虑,天然橡胶价格出现史上罕见的急速暴跌。值得澄清的是:有人把这种市场现象说成是天然橡胶产业本身周期性反映,这种看法缺乏科学依据,而且还会对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天然橡胶开放15年来三个阶段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深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一、橡胶与钢铁、石油、煤炭同居全球四大工业原料,其中:天然橡胶是稀缺型战略物资,是世界公认的优质产业,但它的市场脉动同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生产和经营天然橡胶同样存在市场风险。这个问题亚洲金融风暴已经得到证实,目前面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度冲击,将得到进一步的证明。至于目前面临的冲击殃及到何种程度,持续时间有多长,现在猜测为时尚早。诸多迹象表明,作为应对准备,恐怕要接受出现万元以下超低价位的严酷现实。

           二、正确认识天然橡胶市场目前的颓势,理性接受价格下调的事实,冷静地从投机市场超度炒作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是应对冲击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首先在价格定位上,始终要坚持紧紧盯住国际市场现货价格,这是橡胶生产业主应对市场的最重要法码。就目前而言,国际现货价格已从3300美元的高位下降到目前的1450美元,跌幅已超过56%,按价格接轨原则,目前国标-5号胶的接轨价应该在12500元左右,企高了市场不接受,但也不要过于恐慌放弃接轨原则低价抛售,千方百计保护自己的利益。根据中橡市场电子交易记录,即使是市场开放后最好的6年,橡胶价格也是缓慢逐步上升的,区间价格在15000元以下的占53.6%;而15000以上价格占46.4%,其中:20000元以上超高价位只有20.15%。从突破万元上升到顶峯历经了6年。如果把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期计算在一起,整个过程经历了11年。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天然橡胶市场重度冲击的情况下,对后市恢复要有足够的耐心。

           三、目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规模和涉及面要比亚洲金融风暴大得多,但同亚洲金融风暴受害国一盘散沙情况相比,现在各国政府都主动采取积极的拯救措施,美国和欧盟在救市方面形成共识,西方7国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救市步伐,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阿根廷、韩国、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参加到救市行列,连同西方八国共20个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85%,通过共同努力,不会让危机变得遥遥无期。

           四、就天然橡胶市场背景而言,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风暴不同的是: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天然橡胶巿场的主导权和天然橡胶定价权已窂窂掌握在国际橡胶联盟手中,相信国际橡胶联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会竭尽全力拯救天然橡胶价格,维护橡胶市场稳定。诸多迹象表明,国际橡胶联盟今年7月就专门召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会议,10月中旬又在曼谷召开会议研究对策,11月份连续召开了产胶大国国际会议,在加快更新、削减产量、减少出口、扶助胶农等方面形成共识,千方百计保护产胶国利益。特别要指出的是:国际橡胶联盟三国决定更新254万亩,这样既可以策应减产,又可以减少停割面积,同时又可以借助低价期培育出一大批新胶园,决策非常明智。相信国际橡胶联盟手中握有全球80%以上天然橡胶资源,有很强的驾驭市场能力,不会对金融危机冲击抽手旁观,一定会采取措施稳定天然橡胶市场,让全球天然橡胶生产业主继续从中受益。目前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近1000万吨,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就算需求不再增长,光满足业已形成的需求规模也要做很大努力。从这点看,天然橡胶产业的前景依然继续看好。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长陈华贵所说:虽然全球金融领域出现激变,导致橡胶价格大跌,但他深信天然橡胶市场依然稳固。

           五、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全球经济都受到拖累,像冰島那样的国家正面临“国家破产”的深度危机,影响之大不可低估。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不足6%,以农垦为主体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由于自然灾害和强割等多种原因,已有相当一部分胶园失去实现周期产量的价值,海南垦区包括割龄超过25年的胶园就超过100万亩,应该以价格暴跌为契机,借助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国际橡胶联盟的应对办法,向国家申报更新100万亩低产胶园的专项计划,相信一定会得到国家投资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这样,可以在漫长的市场恢复期,打造出一批胶木兼优的新胶园,这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就地升级的希望所在。由于总体资源有限,从长远看,要应对市场风险,唯一的办法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橡胶产业重度依赖本身就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六、橡胶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度冲击,但我国天然橡胶投机市场的超度炒作从中起到推波助浪的消极作用,不管出于何种投机目的,把橡胶价格超度炒低至万元边缘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万元的价位,意味着橡胶生产业主每生产1吨胶至少要亏损6000元以上,生产难以为继;从下游企业原料价格接受度看问题,万元价位低得令人无法相信。实际上,正常情况下,胶价在每吨1.8万元以下,下游企业是可以接受的。万元价位如果能够成立,最终结果必然是导致大面积停产和转产,天然橡胶产业在经过六年雄起后又隧入深谷,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同样,如果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导致下游企业大量关闭停产,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天然橡胶生产业主。

           截至今年7月底,综合干胶平均价是25470元,预计今年全年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仍有望达到21500元,可满足今年预算的预期。明年直至今后一段较长时间的财务预算,要把困难想得多一些,一切从严从紧,才能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