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橡胶家庭长期承包经营
- 时间: 2008-03-25 08:38: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范晓全 叶成光)“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是垦区橡胶生产领域的一项基础性改革,一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这是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3月12日至13日,在大岭、芙蓉田、邦溪、广坝农场专题调研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情况时,强调的一番话。
张力夫说,去年,垦区在乐中、芙蓉田、广坝等8个农场开展了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改革试点,从总体上来看,基本符合垦区的实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的承包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劳务承包,真正意义上的承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相当一段时期,长期承包经营模式符合垦区橡胶经营的实际,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
张力夫指出,橡胶产权到户是发展方向。随着垦区的政府和社会职能逐步剥离、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了、对橡胶依存度降低后,可以逐步推行橡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终走到实行橡胶产权到户。省橡胶集团和农场要将精力主要用于加工和销售,赚取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
张力夫指出,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分配的比例要合理,要向胶工倾斜,调动胶工的生产积极性,使胶工爱岗敬业,珍惜割胶岗位,自觉护林保胶。要算好帐,充分结合当地的收入水平、其它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等实际,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胶工收入的提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留有增收的空间。胶工通过强化管理投资增产的部分,要更多地倾斜给胶工。管理层与胶工的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如果差距过大就是分配不合理。
张力夫强调,要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人的幸福指数不仅体现在收入的多少上,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幸福指数就会提高。各单位要积极想办法,改善胶工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要加强橡胶园的道路建设,方便胶工割胶和运输胶水,减轻胶工的劳动强度。要充分利用目前正在推行的职工住房建设政策,改善胶工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关心胶工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企业凝聚力。
海胶集团副总裁梁运强,海胶集团投资计划部的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