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农垦2008年荔枝生产与市场形势分析
  • 时间: 2008-05-14 09:48: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省农垦总局总局市场营销处    点击:
  •    荔枝生产情况   目前垦区荔枝种植面积16.7万亩,生产荔枝的农场有52个,其中超过4000亩的农场是:红明农场、东昌农场、东路农场、蓝洋农场、中建农场、东岭农场。   由于去冬今春持续低温阴雨,虽未对荔枝生产明显冻害,但对成花,开花和坐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天气正常的话,荔枝一般在每年的“雨水”之前就有花了,但今年春节前荔枝来花率不足六成。因为天气太冷了,荔枝树的根系都被冻成休眠状态,使得今年的荔枝来花时间向后推迟25天左右。副面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1、影响叶中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对花芽形态分化、花穗生长、开花坐果以及果实品质发育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2、早花品种不能坐果,正在开花的品种因气温低和降水的影响,授粉昆虫不活动及花粉无法散开而导致花而不实。    3、中迟熟品种不能开花。大部分荔枝品种的花芽原基应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萌动,因低温寒潮尚未结束且持续时间长,花芽原基不能按时萌动,严重减少成花量,使花穗受害而致减产。   由于受恶劣的灾害性天气影响,垦区荔枝生产预计将出现大幅度减产,减产面积达35―40左右。其中受损较为严重的红明农场,由于大多数果农缺乏大攻肥水的设施和意识,没有及时灌施水肥,补充树体营养成分,致使荔枝错过了成花时间。目前,该场成花挂果较好的仅占20%左右,完全失败的约占30左右。预计该场荔枝将减产50%左右,总产量是去年的一半。   综上所述,2008年荔枝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荔枝市场形势预测   一、去年垦区荔枝产量达到2.1万吨,是一个“中大年”,但从目前垦区主要荔枝主产区的农场情况来看,今年产量要大打折扣,上市的时间也要比往年推迟。原本“五一”前后上市的“妃子笑”估计要推迟一个月左右。据此,荔枝商家预测,今年荔枝的价格要涨价。原因是:一是灾害天气造成大幅度减产,“物以稀为贵”的格局形成;二是农资产品普通涨价超过30%;三是劳动力也涨价20%到30%;四是运输费用提高。   二、海南荔枝出口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出口国家比去年有所增加。欧盟、澳大利亚、南非等都是今年新增海南荔枝出口国家和地区;二是运输方式从过去海空运并举,进一步改变为海运为主;三是海南出口荔枝品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悉,2007年海南口岸有1617.4吨的保鲜荔枝输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更可喜的是,荔枝生产加工企业率先于全国购置了出口荔枝分级机器,把荔枝按大、中、小分级,与过去只出口统货相比,进一步细分市场,卖上了好价钱。   三、现在上市的荔枝“三月红”批发价每市斤15元,价格比去年上涨了3倍。目前产品仍供不应求,水果商纷纷上门组织货源供应内地市场。   总之,今年的市场为荔枝价格上扬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平台,因此,垦区各荔枝生产单位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必须有市场眼光,生产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做到五看五不看:一要看大不要看小。所谓大就是大市场观念。职工不能局限于本地小市场来决定生产产品,否则,肯定会受“潮起潮落”的冲击;二要看多不要看少。在选择市场时,一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不能只看到本地区或外地一两个市场看好,就轻易跟进。另一方面要有规模化经营观念,不能搞“单干”,否则,再好的产品由于市场小或少,同样会陷入窘境;三要看远不看近。职工要把握好市场周期,结合产品调整把握好大众化消费趋势,对未来市场占有份额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因一时赚钱或因抢上市“时间差”而采摘未成熟的产品,让荔枝“早产”,影响产品品牌;四要看变不看静。产品竞争必然有一个利润均化,结构调整、冷热交替的过程。因此,职工切不可盲动;五要看里不要看表。现在,对绝大多数职工来说,缺乏的不是一般的简单生产,而是深层次的科技生产;不是一般的产品生产,而是深层次产品市场开发和信息利用,因此,不仅仅看有形市场,更重要的在于看无形市场,具备超前意识,挖掘市场潜力,使新产品提前介入市场,抢占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