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割推迟库存大减 天胶或将重现反季节行情
- 时间: 2008-05-16 09:01:3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期货日报 海证期货 点击:
-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橡胶进口量同比增加49%至183,667 吨,1 至3 月份累计进口天然橡胶489,023 吨,同比增加31%;中国4月进口了140,000吨天然橡胶。1-4月天然橡胶进口总计为630,0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6%。由此可见进口橡胶的增加依然没有缓解需求的压力,沪胶期货库存已经连续八周下降,且下降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据上交所公布的库存数据,截至上周末库存再次减少7085吨至39025吨,创出自2006年10月13日当周以来的新低。并且近期国内外橡胶现货价格也纷纷止跌反涨:
据农业部农垦局监测,2008年4月份,泰国3号烟片胶(RSS3)和印尼20号标准胶(SIR20)价格月初小幅震荡,月末直线上升,全月呈震荡上扬的态势。泰国RSS3平均价格为2825美元/吨,比上月平均价上涨35美元/吨;印尼SIR20月平均价格为2705美元/吨,比上月平均价上涨24美元/吨。
国内方面,4月份,国产SCR5海口平均成交价格为22336元/吨,比上月平均价下跌401元/吨,最高价为22665元/吨,最低价为21996元/吨,全月共成交4439吨;云南平均成交价为22707元/吨,比上月平均价上涨129元/吨,最高价为22911元/吨,最低价为21600元/吨,全月共成交1515吨。
因此国家农业部也认为由于总体资源供应量不足,国内天胶价格将会继续在高价区域震荡,并有一定上涨空间。
据新加坡5月12日消息,亚洲现货橡胶价格周一大继续上涨,因近期的低产季节令现货橡胶供应稀少。
令胶价反弹的另一因素是近期原油的支撑:在整个商品市场遭遇美元走强而出现调整时,原油价格却创出新高。原油为何逆商品大势而动呢?一方面与近期原油的基本面消息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土耳其军队越境空袭库尔德工人武装、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伊朗核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等都为国际原油的飙升点了一把火。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不少投行一致调高油价预测其实还另有隐情,因为原油在120美元的上方堆积着大量的6月看涨期权。数量相当于354000张NYMEX原油期货,而目前NYMEX6月的原油期货合约也才34万张。在这些高位期权中,120美元的看涨期权大约有25000张;125美元的看涨期权大约有14000张。在这些高位期权行权之前,油价料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另一方面,据《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全球领先的能源与商品信息供应商――普氏能源资讯获得的最新消息,4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个成员国的日均产油量为3187万桶,较3月份下降了35万桶。其中显示,此次欧佩克成员国日均产油量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尼日利亚产量陡降。因此在投机活动和产油国政局动荡的双重影响下,国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多数成员国也纷纷表态认为油价已经不在OPEC的控制之下,短期内上涨势头将难以控制。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4月CPI依然保持在8 .4%的高位,因此国家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仍将集中在控制通涨上。而四川昨日的7.6级的地震可能会加大通涨的压力,因四川省是粮食特别是猪肉等农品产出大省,这次灾害料将会对四川以及周遍省市的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涨的压力依然存在,商品市场的价格将持续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年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其中70%依赖进口。而去年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对中国的天然橡胶进口量就占中国同期天然橡胶进口总量91.9%。而目前国内产胶区割胶时间的推迟也已成定局,因此后市反季节行情能否真的实现关键在于未来东南亚天胶产量能否填补国内割胶推迟带来的损失,而这主要取决于近期东南亚产胶区的天气状况和各主产国的出口政策。如果东南亚今年产量还可以,那么后市天胶涨不高;反之但如果东南亚产量也有问题,反季节行情则很有可能出现。
而上周缅甸遭遇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据报道目前,“纳尔吉斯”已经冲向泰国,泰国也已经发布了暴风警报,严阵以待。泰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胶国,5月份也正是新胶开割时的关键时候。热带风暴不仅会使市场对今年天胶能否顺利开割产生担忧,而且也可能对泰国胶树产生现实的破坏。因此泰国今年可能面临双重减产期:即本应抽芽后出胶液的胶树受不正常气候影响,不得不再次抽芽,导致减产期延长。这更进一步加大了橡胶供应的紧张。
当前整个天胶现货市场处于消化库存时期,开割时间的推迟使得库存消耗成为了主流。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反季节性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开割初期阶段,市场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节奏。一旦库存下降到临界点,若国际胶价不跌,那么胶市今年展开反季节上涨的概率将大增。